第三十六回 春风欲来 下(7 / 7)

梦想王朝 张海林 6454 字 2021-06-06

望着这对勇敢坚定的青年男女,董海霞的心情是那样的复杂:女子婚嫁不论财势,不攀富贵;莫失莫忘的感情矢志不渝;男儿不畏强暴,坚强不屈;如此纯真的情感,世俗中又有几人能为?可我这又是再做什么?这不是把这两个年轻人往风口浪尖上推吗?难道政治与文化上将要到来的风波,一定要用这么纯真美好的感情去做尝试吗?

果然不出所料,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婚礼轰动了整个京城,虽然在这里,他们没有一个亲人,但是参加婚礼的人却超过了千人,有宫里的人暗中撑腰,费用自然是不成问题,每个去的人都掏了五两以上的银子以上的红包。

山伯与英台那样感动,想不到在这人生地不熟的京城,官府之中竟然有那么多热心的人。当初两个人为了爱,选择了徇情,大难不死;没有一个族人为他们落泪,现在想起来是多么的幼稚?敢于与命运抗争才是坚强的勇者。为信念而死,固然可贵,但必须活的有价值,死的有意义......

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不像江湖中人,山林隐士,选择逃避于山野田园之间,就在这凡尘俗世之中,两个年轻人第一次自由的恋爱,以自己的方式结婚,并告之于世,让所有的人明白的清楚和看到。对于残留下来的封建礼教和千年以来行成的旧家庭观念是一个极大的震动,并立即引起了轩然的大波。

可他们充满着自信,不但是因为坚强的信念,还因为有朝廷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他们清楚,父母最终会理解他们。

一时之间,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带动之下,还有很多的“私奔”而来的男女,来到民政衙门,反是够年龄的,处于某种需要,民政衙门也是来者不拒。

对于这股风气,不仅在儒林之中,在许多的百姓中也有所非议......

姚志远可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短短两周的时间,宣传部的几千名墨客和印工已经准备了十几万份期刊报纸,上万册书籍;文化属的艺人们打破了元曲的条框,编创出数部新的,更贴近实际的新型戏剧——针对所谓便装话剧,准备在东市戏台公演.....积极的筹划着一场针对所谓:“千年以来的伪儒学”“曲解圣贤之言”“春秋战国复古运动”大规模的宣传论战攻势,可正在这个时候,却接到一道奇怪的密旨,旨意上说:要在宣传部秘密的选择二十名勇敢健壮,却又不拘于死理,平易朴实却懂得言情文墨的人秘密前往城北驿站等候。

“这上头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姚志远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