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京试风云(5 / 10)

梦想王朝 张海林 8516 字 2021-06-06

就是了.....”

正在这时,张扬走进了小楼,问道:“怎么样?结果出来了吗?”

周围的人也都站了起来:“皇上,按您的参考标准,基本上已经判完了。但是只有不到四十能勉强合格,在五十分以上,我觉得......”负责的人说道,张扬打断了他后面的话,笑道:“出忽我的预料啊!这么有深度的十二道题这八千书生中能有四十个五十分以上的不容易啊!这还是事前暗中宣传准备的结果啊!哈哈!”

张扬坐了下来,仔细从各个分档中抽阅了上百份考卷:“不错啊,基本上还是按照要求判的。”于是,又看了看甲一档的六份卷子。竟然远远的超忽了自己的想象,六份答卷各有侧重,论述的都非常详实,有些观点比自己想象的还远远超前;甚至让他怀疑这几个人是不是从未来的政法学院中毕业出来的。张扬仔细的看了许久,拿起其中的一份笑道:“我想,我这个皇帝还是有拆密封线的权力吧?”有人拿来专门的剪子,张扬拆开一种一份的密封线,栏上写道:岭南,江云,二十九场三四号,二十八岁;又拆开其中一个栏上写道:临安,姚志远,四十六场二五号,二十六岁;又拆了其他的几份,分别是高林,董海霞,楚杰,王洛南。

“皇上,他们这几人中,选谁为状元?谁为榜眼?谁为探花?”有人问道。

张扬想了想答道:“过去的科举,人们总爱搞个状元,榜眼什么的;把金榜提名看做是人生一大喜,以为从此就可以一步登天,黄金屋,颜如玉都要有了......我看,这个风气应该改一改!榜上有名了,不是要荣华富贵了;而是要成大更大的责任与风险。所以,我建议:低调行事,不高贴黄榜,也不敲锣大鼓迎状元之类的活动,暂时还要保密!但是,先把这六个人安排在东殿迎客厅,我要见见这六个人。另外,没有上三甲的,我们也不该让他们又名落孙山的感觉,中师院不仅仅是所新理工学院,也该是培养新政治人才的地方,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要参加两个月的改造轮训。并最终选拔出三千人留校深造。”

看到有些老先生们哎声叹气,张扬笑了:“我讲了很多次了,有什么话直接说出来:因何而感慨呢?”但是最终没有人说话。

“哈哈,你们不说,我就猜猜看!第一,你们是因为圣人之言先王之法被废而叹息。第二,你们认为这其中有些题目表现出重商抑农的倾向。那么我告诉你们:孔圣,老子许多的名言,思想不会被抛弃;就当前的形势来看,如何让更多的百姓吃饱穿暖是首要的问题,其次才是致富,所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