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唐突之念;今濠州被围,朱某决意出城一博,若能保得濠州百姓与姑娘无恙,朱重八纵使拼得一死,心中亦无憾也…”
郭子兴看完书信,更是大惑不解的看着张氏,只听张氏又道:“这是那朱重八出城之前写给秀英的--今日秀英在城外,碰到了一伙无赖,恰巧又被这朱重八给救了,你说,这两人机缘如此巧合,岂不是天意?”
郭子兴心间更加疑惑,遂向张氏问道:“夫人的意思是?”
张氏见丈夫整日忙于军务,于儿女们的终身大事一点都不关心,一脸无奈的唉了一声,直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们家秀英,也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看这个朱重八仪表堂堂,颇有能耐,即便是在整个濠州城中,也算得上凤毛麟角;秀英嫁给了他,也不算辱没了女儿;再说了,虽然这官军已经退走,但你和那孙德崖几人,终究还是合不得来,常言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身边能多个朱重八这样的人来帮衬你一下,也好应付一些局面。”
“是啊!”郭子兴想起自己从开始举事起义一直走到今天,这一路行来,真可谓是步步艰辛,元军现在虽是撤退走了,但只怕这才仅仅是个开始,朝廷绝不会如此轻易的便放过濠州,处在这祸福难料的乱世之中,日后的情形,只怕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应付,谁也保不准,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朱元璋也真是了不起,才来了多长时间,自己身边的几个将领,竟多次在我面前夸赞于他,自己总领一方,身边实在太需要朱重八这样智勇双全的年轻人了。”
听着张氏的话,郭子兴静坐着沉思良久,方才开口道:“秀英这孩子虽非你我亲生,但一直以来,我都视为已出,这孩子知书识理,孝顺贤慧,老夫是打心眼里喜欢;只是不知,女儿秀英意下如何,这朱重八家中又有无亲眷?不如这样,待我明日向他问过之后再作决定。”
朱元璋回到濠州,只仓促休息了一夜,翌日,早早便被郭子兴派人叫到了书房洗墨斋,朱重八平日虽常侍郭子兴左右,却还是第一次来到此处,走进屋内,只见三面白亮的墙壁上面,各挂着几幅字画,正中间处,则是一幅威武的猛虎下山图,画里的猛虎栩栩如生,仿佛将要跳出来一般,一看便是极为珍贵的名家之作,穿过西侧屏风下的圆形小门,一组黄花梨木做成的博古架便映入眼帘,博古架上,陈列着鎏金、玉器、和几件精致的神垕钧瓷,博古架隔壁的书柜中,整齐的摆放着一排排文吏典籍,书柜前方一张长形的书案上,摆着笔、墨、纸、砚一应物件,倘若不是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