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极有可能藏着一支狡诈的汉军骑兵,原本督促粮道的左右大都尉在漠北龙城通讯中断,漠北龙城的局势时好时坏无人知晓。于是军臣单于任命伊稚斜临时接管后勤粮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伊稚斜利用匈奴小贵族的懈怠和不负责任杀人立威,成功震慑小部落的首领们积极配合他完成粮草筹措的任务,接着正对吏治免去依靠裙带关系混吃混喝的匈奴贵族。并且首次采用汉地的后勤方法管理牛羊,虽说那套办法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但有总比没有好。
伊稚斜还没来得急把三把火烧通透。沙漠戈壁上不断失踪的小部落引起他们的注意,除去上万人的大部落没有出任何麻烦。所有小部落不论是两三百人以家庭为担任的小部落,亦或是两三千人在一个地区有知名度的中型部落都会莫名其妙的消失。
身为主掌粮道后勤的主官。伊稚斜承担的压力可不小,军臣单于每天都会数次询问沙漠上的情况,为了应付军臣单于以及匈奴的各大部落小王,左谷蠡王使劲浑身解数也没有受到特别好的效果,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自己亲自带队北上捕捉这支狡猾的狐狸。
“中行说,你说对面有多少主力?我们碰上有多大把握歼灭?”
“大王请放心,起码不会有特别多的人,否则我们的大部落一定被他吞并,说明藏在大漠中的狐狸实力不足。”
伊稚斜不以为然:“你的假设偶然性太多,如果那条狐狸的首领很狡诈,故意摆出鱼饵引我们上钩,那么吃亏的岂不是本王自己?”
中行说陷入了沉思,他也曾想到类似的假设,沙漠戈壁滩里到底藏着多少军队,他们的指挥官到底损是谁?会不会是车骑将军曹时,任何一个判断不对都有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毕竟再狡诈的狼也不知道向前一步到底是一马平川,还是万丈深渊。
伊稚斜的行进非常谨慎,特别是进入沙漠戈壁的边缘,每天行进速度不得超过七十里,要知道匈奴人带着纯粹骑兵组成的主力,七十里也就相当于正常行军一个半时辰(3个小时)的行军旅程,稍微快点一个时辰是毫无压力的,最快半个时辰可以跑完全程,反正草原大漠上最不缺的是一马平川。
行军速度很慢,主要是因为沙漠戈壁的特殊地形,每时每刻都有沙漠气旋带起龙拳风四处旋转,还有让人恼火的沙尘暴以及最可怕的大沙暴,一次席卷就会把匈奴军打回原形,伊稚斜是土生土长的匈奴人,他非常了解沙漠戈壁的气候地形。
左谷蠡王帐下三万骑兵分成三路彼此交错,就像织衣服的针在通往漠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