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飞快,这几个月平均每个月利润都在60亿钱以上,三个月铸钱的纯利润就足有180亿钱,依照这个速度最多半年的功夫,自大夏王朝末期到如今,1600年来天下积攒的所有废钱都会回炉熔铸为新型五铢钱。
至于这1600年来积存的各种货币,只挑出品相最好的作为收藏品,其余的毫不保留全部回炉再造,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不知道让多少匠人感到心痛和惋惜。
许多闻所未闻的青铜货币,多数被丢进红彤彤的大炉里熔成铜水。那些堪比稀世珍宝的货币在经济掌控者眼里只是一堆符号。
不少工匠主动提出愿意用自家的五铢钱兑换古钱,张汤一脸为难的也不知该如何处理,他心底里也十分可惜那些闻所未闻的古钱币。
“有什么好可惜的。货币造出来就是为了流通方便,保留少部分作为藏品展览足矣,满足天下对铜钱的需求方是正道。”曹时说是这么说,可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还是把口子稍稍放开一些,准许匠人们官吏们以及各路打探消息的列侯们用五铢钱兑换古钱币。
既然是兑换,那就得按照市场比价来计算。绝没有十几枚五铢钱兑换等重的刀布,按照市价古钱币价格不一。即使最少的也值30钱,最贵的价值6000钱。
价格惊人无比,可是购买者却乐此不疲,买方市场掌握古钱币市场行情波动。爱买就买不买请走开,他们也没得牢骚乱发泄。
再说,傻子也知道少府这是最后一锤铜钱买卖,品相好的全部拿出来换取有钱人手里的存款,交易结束之日就是大炉重开之时,剩下的古钱币全部熔化成铜水,市场上的古钱币自然而然的成为绝版。
除非那些私藏古币的人跳出来,舍得把余下的古币拿出来交易,又或者胆儿肥的强梁去盗挖先秦古墓。否则古币是别想再见到一枚。
曹时这么做也有自己的想法,按照历史发展的方向来看,市面上保存的古币早晚要被升斗小民们拿去铸钱。原因是古币再好,那也不能当正统货币换来衣食住行的必需品,必须得让那群闲着蛋疼的贵族富豪们花大价钱来买,可是百姓们没有能耐让贵族们屈尊降贵去买自家手头的钱币。
最后古币还是要熔成铜料,无论是铸造荚钱还是铜器,最终都会成为市场流通的货币源头之一。与其让百姓们把古币当作废钱处理掉,到不如他用公道的价格交换过来。再挑选出品相优秀的以少府的名义贩卖出去。
这样少府可以大赚一笔,购买古币的贵族富豪也非常满意,看似损失最大的百姓们只是名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