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半斗粮食外加几串铜板。
有这些想法,其实大石心里并不开心,山里的生活,靠山吃山,靠水饮水,能养人的工作并不多,这些想法更像是迫于无奈。
陪着老妈干着家里的杂活,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村里田间的小路上,出现了十几个游动的一队小点,村里赶集的队伍回来了,队伍越走越近,大石终于在队伍的后面,发现了亲人的身影,哥哥大河走在老爹前面,扛着一个小布袋,老爹在后面,挑着一个担子,担子看上去并不太重,显然这次赶集卖出去的货不少,大石心里高兴极了,但老爹后面那位个头比老爹高点,两手空空的人是谁?定睛再一看,腰半闪着一串星星光彩,清脆的铃声遥遥传入耳朵里,身材高瘦带着酒葫芦,大石确定,村里没有这样一个人,应该是个难得一见的过路的外乡人。
赶集的队伍在村口的草坪停留了片刻后,便四散各自归家了,再过一会就可以见到大哥和老爹了,大石没有在家里干等,出门迎了过去,准备去帮大哥接下他扛的袋子,过了两个弯,他见到了走在前面的大哥大河。
“哥,我来!”大石接过来大河肩上的袋子,嘿,挺沉,不知装的是什么东西,但他没有问,吃劲扛起就往家走,而那叮叮的铃声也从身后传来,大石边往家走边回头,见那陌生的外乡人,紧紧的在老爹后面,一直往家的方向走来,正在跟老爹低声的聊着什么。
走进家门,大石把肩上的东西放在了院子的中间,正准备打开袋子,想提前看看今天大哥和老爹带回来的东西,这时大哥和老爹还有外乡人都进门了,老妈这时也停下了手上的活,从院子中间的石台上拿起那早就已经准备好的两大碗水。
“水生,大河,回来啦,累了吧,喝些水解解渴,额,还来客人啦,大石,你快去多盛一碗水来给你哥。”大石连忙得令,转身去拿碗,但眼睛却还向着老爹这边看着。此时他终于看清了这个外乡人的长相,年纪比老爹看起来还年轻点,主要是脸上血色红润,脸形尖,下巴长,头顶束发,发尖有见白,额头很高,身穿深蓝白条道士衣服,但又不太像,衣领上两边各锈着一根青金色的羽毛,背上斜背一个小竹篓,手上拿着个跟玉米棒子大小的葫芦,腰间一串四个黄闪闪的铃铛,动一下就玲玲的响。
“游乡之人,过路之客,留尘于山野,借宿于农家,打扰了。”外乡人一张嘴,一串弯弯饶,说话的声音清而棉,大石听得似懂非懂。
“这位是韩医师,是进山采药来的,回来的路上遇见,就请到家里做客来了。粗茶淡饭,还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