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起来后,佛家的收徒就变了,再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拜入佛教了,而佛教的弟子来源,一般就是两种,一种就是寺庙中从小收录的弟子,这些弟子佛教都会记录在册,不管他们如何转世,佛教中人也会想方设法的把他们重新度入佛教,积累功德,如此到了一定程度,便会传他们修炼之法,让他们进步飞速。一种,就是信徒了,狂热的信徒,说白了就是西牛贺州的人。这里寺庙不少,可真正进入寺庙的人不多,因为大家本来就都是信佛的。
这两个途径是佛教弟子的主要来源,至于其他的,就是佛教抓捕的妖怪,强行渡化的人了。此类,并不是甘愿拜入佛教,而是被禁锢的。还有就是那种想要找一个靠山,而拜入佛教的。这类人佛教一般也不会放弃,但绝对不会收入核心。
其实仔细研究佛教的教派,你会发现很有趣。
在西方二圣叛道入佛时,佛教就是一个教派,仅有的一个。封神大战后,佛教吸取截教教训,创立三世佛说法,把佛教一分为三,可说白了,还是在一个教派之中,直到截教大弟子入佛,创立小乘佛教。此时佛教实际上是一分为二的。
这是老子为了分化西方气运而弄出来的,可西方二圣更加利害,竟是直接让大乘、小乘合一,使得西方气运再次增长,最关键的是,合一的佛教并没有真的合一,只是表面的合一,其内却分化了许多派别,最核心的大乘佛教也被隐匿了起来,而这才是西方二圣的根本。
到现在,佛教有多少宗门,恐怕没人算得清了,光林恒知道的就好几个,像什么欢喜宗、弥勒宗、陀螺门之类的,数不胜数,而那些寺庙,几乎也是一寺庙一宗门,让人无法计算。
西方二圣如此做,看似分散了西方的气运,实际上却非常聪明,因为便是一些宗门灭了,可一些宗门还会存在,如此西方便是气运衰落,也保存着重新崛起的机会,不像截教,直接被四圣灭了门。那阐教许多的道家教派,就是学习佛教的这一点,不然他们直接占据一个昆仑山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成立这么多教派,完全就可以把那些山头当作分支啊,可实际上却不是的。
元始天尊自己,恐怕也有这方面的担心了,便是老子,也不只是成立了一个蜀山,人间的道教传承,最开始也是出自老子,真说起来,现今许多不是阐教的宗门,大部分都有老子思想,可算他的传承啊。
大家都很聪明,可这聪明却让林恒有些哭笑不得。他们这些圣人,为了气运当真是什么都不顾啊。都说圣人代表天意,可实际上,天意并不是圣人思想,可有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