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侮辱的就是肌肉记忆(3 / 5)

学霸终结者 浙东匹夫 4521 字 2021-06-06

来的惯性思维,全场反抢。

原先我们的球员,思维惯性是这样的:敌方传球轨迹在你面前1~2米的距离上时,我们的球员会冲一冲,跑一跑,尝试断球。而如果传球轨迹距离球员站位3米,大部分球员就下意识觉得:这个球就算追了,也是断不到的,索性不追保存体力。毕竟一场足球要踢90分钟,不可能上来就把体力拼光。

防守方一百年来都这么想,进攻方也会形成惯性疲劳,渐渐地他们在通过中场时,传球会明显比攻防密集区更加漫不经心,不介意球从敌方面前两三米的地方划过,传球的球速也会更缓慢——因为惯性告诉他们,敌人为了保持体力,不会在这种没什么把握的情况下急冲刺出脚。

然后,西班牙式的‘在别人都不会出脚断球的情况下,出乎意料出脚断球’,就充分利用了大数据形成的惯性,频频断球、频频前场丢球后就地反抢。世界上其他国家面对他们,就会非常不适应。

所以,目前的世界杯赛场上,我们看到的是,西班牙人在用60米的防御纵深和进攻纵深,打其他球队30米的纵深。所以哪怕锋线无力,每场只能小胜一个球,但西班牙人的控球时间依然非常高,节奏引领非常强。”

石芸说道这里,列出了一大堆的数据模型,上面详尽地分析了几个方面:

比如,古往今来的世界杯历史上,有多少次传球是从防守方队员面前2米左右的距离划过的,但是防守队员因为惯性思维,愣是在有可能断一断的情况下,没出脚断球,而是选择了保存体力。dudu2();

又比如,有多少次,是球在中场阶段快速通过时、从防守队员面前2米处划过、防守队员果断出脚,把球成功断下来了。

从最后的统计大数据模型看:

这种距离上,只要你出脚,断球成功率高达惊人的43%。

但是偏偏只有11%的机会,防守方选择了出脚。

所以,中场控场和反抢成功率低,很多时候并不是做不到,而是双方约定俗成了不出脚。

看完沉重的数据,连一直沉默的勒夫,都忍不住开口附和了:

“确实,这两年面对西班牙人的时候,我们都有这种朦胧的感觉,但是没像你们那样从心理学、大数据的角度分析地透彻。”

石芸微微一笑:“其实,我们在足球上肯定不如你们专业,就算发现了这个数据,也不一定知道怎么反制。即使是这个研究的选题,最初也是谷歌公司的‘体育大数据’试水,启发了我们。”

石芸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