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很强,它们的法学院很强,它们和摩根斯坦利和大通有千丝万缕的裙带关系。但是它们的历史和暮气已经束缚住了自己,这些学校学生的圈子,已经被华尔街的银行家金融狗和为这些银行家金融狗服务的律师、掮客包圆了。(麻省理工除外)
就好像在中国,沪江市可以发展成全国的金融中心,但是一个金融中心的圈子绝对不可能同时成为前沿科技的中心。中国最强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没有一家是在沪江市的。在一个银行家的圈子里,人人都想赚快钱,人人都以进入华尔街为荣,如果年轻人中有天赋的都去了华尔街,那么他们是没有前沿科技领域的创造动力的。
在米国,信息产业属于加州,属于硅谷,属于斯坦福和UC伯克利。盖茨和扎克伯格这些哈佛系出身的,只是极个别的例外。
既然如此,相差一两百万美元的小钱,顾莫杰也就无所谓了。借用扬莱卡的出现,最后敲打杰夫辛顿的人马一棍子,然后见好就收,坐地收钱吧。
……
剩下的谈判顾莫杰没有参加,全部丢给了费雯丽。加拿大人那边也最后紧急请示了一番国内,班吉尔教授亲自给他的院长杰夫辛顿打电话,强调了一番纽约大学扬莱卡介入的可能性,还强调了一番顾莫杰不愿意把事情做绝的仗义之处。
大洋彼岸的杰夫辛顿,显然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程度,最终再次调整了开价。
可惜,杰夫辛顿面临的困难也是实打实的。作为一个学者,他此前的成果并没有大量地转化为可以让他个人受益的经济成果。尽管他做的基础研究让很多互联网公司受益过,但是那种受益并不能让他本人暴富。
就好像爱因斯坦发现了质能方程,后世那么多人因为爱因斯坦的理论搞出核电,但是爱因斯坦并不可能从这些核电站项目中拿到钱。因为自然规律的发现是没法直接变现,也没有专利权等经济利益的。
能够被专利保护、能够赚大钱的,永远只是“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末端应用技术。而基础科研人员,在经济上,是很苦逼的,如果没有慈善基金会或者公立机构赞助经费的话。
杰夫辛顿想给钱,可是他暂时拿不出这么多钱。
于是,一番最终的激烈谈判之后,费雯丽给顾莫杰带来了两个条件。
“加拿大人拿不出我们开的500万美元开价,连400万都拿不出。他们给我们两个选择:
第一,接受350万美元的现金买断,然后承诺按照他们的要求,参与到一系列学术著作的联署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