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营销报告及办公会三(2 / 6)

的主要负责人又听不进不同的意见。总部有规模效益递增的要求,但我们的情况比较特殊……陶总,我建议正式向总部做报告,不是大家不努力,总要实事求是嘛。”郭涛主席接话道。

“唔,谁还要讲?”陶唐环视着坐在前排的公司领导,但没有去看助理和副总师们。

“我同意陶总的意见,收入指标是最关键的,劳产率跟我挂着钩,但没有收入,就谈不到增加值,劳产率也难以完成。”刘秀云发言,其实是废话。陶唐注意到李珞鄙视的眼神。

陶唐清了清嗓子,“那么,关键就是收入指标了。曾有领导建议向集团打报告来调整指标,我理解。毕竟关系着大家的薪水嘛。但是我很为难,下车伊始,劈头甩回去一份要求调整指标的报告,不合适。而且在时间还有三分之二的情况下。但实事求是的原则是永远应当遵循的,如果到了九月底,情况依旧如此,我们再考虑报告问题。在此之前,指标一律不动,该怎么考核就怎么考核,大家同意吗?”

“同意。”对于陶唐的这个决定,所有人都没有反对的理由。

“坐等是不行的。还是要谈谈主观努力。我又要谈营销部的报告了,这完全是一个态度问题。如果我们的干部在困难面前丧失了成功的信念,指标是不会完成的。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这恐怕是个真理。新军助理,除了营销部的那一大块,二级指标是如何安排的?”

“二级计划有。总额是1.2个亿。算是对销售收入的补充。”发规部主任刘新军答道。

“去年是多少?我说的是实际完成。”

“1.65个亿。”刘新军的数字倒是张口就来。

“为什么今年下调了二级指标?”

“主要是考虑任务量……”刘新军走入了死胡同,轻而易举地就被陶唐将了军。意识到自己的汇报出了问题的刘新军求助地看向了总经济师骆冲。

“讲不通吧?去年实际完成收入96.5亿。”不等骆冲开口,陶唐敏锐地指出刘新军汇报里存在的逻辑错误。

“是这样的,”骆冲解释道,“因为年初总盘子是120个亿,所以下调了二级计划。”

“不对吧?二级指标难道不应该跟实际完成走吗?一季度已经过去了,情况正在明朗化,为什么不调整二级指标?就生产能力而言,在平泉地区,还没有超过我们的。我估计,就数控机床的数量,我们可能占了平泉的半壁江山,如果论铸造锻造,我们说第二,平泉市恐怕没人敢说第一。这种情况下,基层的积极性不发挥出来是极大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