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使用无线电引爆装置。如果能够查出无线电引爆装置的工作频率,就能进行压制姓干扰,使炸弹无法引爆。
在找出频率之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全频段阻塞式干扰。
电磁干扰,正是美军的强项。
罗博特上将到达之后,至少有十二架携带了电子干扰设备的ef-18g电子战飞机轮番在曼哈顿上空巡逻,用挂载的电子战吊舱进行压制姓干扰。还有四架ec-130电子战飞机在外围进行阻塞式干扰。
干扰的同时,美军没有忘记监听所有频段的无线电活动情况。
随着总统批准了地面进攻,罗博特上将进一步加强了监听力度。
在他看来,岛上至少有上千名、甚至数千名袭击者。这么多敌人,肯定需要使用无线电进行沟通联系。虽然上将并不指望破解敌人的通信密码,但是通过监听无线电活动,至少能够知道敌人的部署情况。
可惜的是,无线电监听没有多大收获。
特别是在海豹突击队的突击行动失败后,袭击者不再使用无线电设备,监听到的只是一些民用频段的无线电信号。
显然,袭击者已经起了戒心,知道美军在监听无线电信号。
上将并不知道,在所有fos战士离开之后,留下的全是再改造战士,即便没有无线电设备,也能通过次声波沟通交流。因为次声波的传递距离比声波远得多,还不易受到建筑物阻挡与干扰,所以非常适合进行远距离通信。
可惜的是,美军的声波探测设备都在战舰与潜艇上,陆军与空军没有类似装备。
收到史塔克上校用单兵电台发出的无线电信号之后,通信军官立即上报情况,由负责处理战术信息的参谋交给了罗博特。
这个时候,如果罗博特能够重视这个信号,美军就不会贸然发动进攻。
问题是,罗博特上将并不认为这是海豹突击队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即便参谋在汇报情况的时候,明确提到,信号是由突击队使用的单兵电台发出的,而且使用了第六大队的通信频段与密码,可是上校却认为,袭击者已经通过海底隧道进入了实验基地,在战斗中击溃了第六大队,获得了突击队的单兵电台。袭击者启动电台,肯定是想知道美军是否在监视无线电频道,以便启动自己的电台,与外界联系。
不管袭击者为什么要跟外界联系,罗博特都不会让他们得逞。
对于那个信号,罗博特的处置方式是不加理睬。
天色马上就要放量了,进攻即将开始,没有必要在一些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