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架ah-64在前面开路,阻止一切人员进入炮塔公园,开辟出一块足够让六架运输直升机着陆的机降场,为突击部队提供两百米以上的安全区域。按照科波菲尔准将的安排,突击部队将在炮塔公园建立桥头堡,迎接增援部队。只有在兵力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会向市区推进。
丹尼斯知道,科波菲尔不会拿手下的官兵冒险。
伊拉克与阿富汗的城市战都证明,没有装甲掩护的步兵很难打开突破口。恐怖份子能够炸掉十三座桥梁与隧道,肯定有足够多的人手,等到美军增援部队到达的时候,已经在城内建立起了防线。
如此一来,必须尽快把装甲部队送上曼哈顿岛。
这不是丹尼斯的事,而是科波菲尔的事。
突击部队建立桥头堡之后,科波菲尔就会组织运输力量,用海军的登陆艇将国民警卫队的坦克战车送过来。
到这个时候,进攻才会开始。
问题是,投送一定规模的装甲部队,不但需要足够的运输力量,还需要时间。
突击部队能够在岛上站稳脚跟吗?
丹尼斯没有想那么多,在登上曼哈顿岛之前,这些问题都不存在。
给手下安排好任务之后,丹尼斯就让飞行员降低飞行速度,两架ch-47与四架mh-60分散开来。
ch-47上运载的是另外一个营的突击部队,他们将首先降落。
随着直升机群散开,ch-47首先加速,同时降低飞行高度,四架mh-60紧随其后,那两架ah-64已经飞远了。
看到炮塔公园的时候,丹尼斯拉下了头盔上的微光夜视仪。
此时,直升机机舱里亮起了红色灯光,提醒突击队员,目的地就在前方,突击行动即将开始。
事实上,突击行动已经开始了。
两架ah-64率先到达炮塔公园上方,一前一后,交错着盘旋了两圈。虽然直升机上的飞行员与武器艹作员发现了很多“目标”,但是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武装直升机不敢轻易开火。
随着ch-47到来,两架ah-64主动飞离炮塔公园,在下曼哈顿的高楼大厦间穿梭往来。
这就是城市战的问题所在。
下曼哈顿区到处都是高度在一百五十米以上的大厦,如果直升机飞得太高,视线就会受到遮挡,无法及时发现地面情况。飞行员不得不降低飞行高度,也就只能在大厦间穿梭。结果就是,直升机很容易受到伏击。
实际情况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