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有心为之,上级官员栽培之下,普通生员要表现良好,积累成为士官,那是根本没有任何问题的。
汪不平只是伞匠,于文治和武技都没有突出之处,要参加科考出头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林夕托姜瑞要汪不平走的路,也正是这第二种。
因为对这第二种入仕方式的不喜,再加上对林夕几乎是直觉般的一些不甚喜欢,所以离开时他的态度便不由得有些太过淡漠。
直到身后东港镇的轮廓都彻底湮灭在雨丝和暮色之中,这名刚正不阿又奉命守法到极点的老言官才醒觉自己的情绪不应牵扯到对身边这名年轻人的感观上,他便挑了挑眉,转头看着跟在自己身侧的汪不平,道:“为一人制伞易,为天下人制伞难。既然你跟我出了这东港镇,便好好的看着,学着,将来好好的制一柄为云秦子民遮风挡雨的大伞吧』话菩±既脑亩?ahref="http://www.iei8.net/"target="_blank">http://www.iei8.net/?br/>
……
鹿东陵府之中,五六名职阶都在镇督之上的各司官员都在一间厅堂中心照不宣的等着。
此刻姜言官的一些弹劾文书应该已经在传往行省各司的途中,因为各种利益牵制,这鹿东陵的一些官员虽然无法阻止这些弹劾文书,但也已经纷纷拟书,以求反制,并尽量将这场风波往小处压。至于那名东港镇的提捕,更是成了许多人斥责的重点。
即便并非是和徐宁申有直接交情,因为姜言官身上并没有任何污迹可寻,并没有什么可以攻击的地方,这些官员便也用了官场争斗中最常用的手段,攻击他此次护住了的林夕的污点,以此来显示姜言官在此事处理上的些许不公。
这样的手段,经常能够使得原本应该是一方杖责一百,到头来却会变成两边一边打五十大板,一边打二十大板了事。
而且军方知道这些言官一直觉得云秦朝堂文武不衡,对于军方一直有针对之意,所以这些年军方对于一些言官和吏官的应对也是十分强横,所以这五六名等候着陵督批复的官员之中,有两名来自监军处和律政司的官员便只等着看林夕的凄凉收场。
和连战山等人打听到的消息不同,事实上除了给林夕按上的那三件罪之外,内务司的奏本之中,还给他加上了一件督管下属不利,滥用职权,妨碍正常货运的罪名。
这件罪名是说东港镇港口卸货之时,原本提捕房的巡查人员便经常不在,而且出了浮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