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〇四章 御驾亲征(2 / 3)

宋王 尹三问 2244 字 2021-06-12

折,并非正常继承皇位,这方面就更需要注意了。更何况,马上就要御驾亲征,有太子坐镇,总是有备无患。

随后,一应的功臣都得到了论功行赏,皆大欢喜。

至于朝政局势,文官这边情况还好,富弼和文彦博为宰相,欧阳修还是更愿意回老家去养老,司马光为参知政事。大宋中枢有三位重臣坐镇,稳定程度与效率都不言而喻。韩绛仍旧担任枢密使,在汴京防备秦王的这段时间里,他完全被架空赋闲在家。

三司和六部也立即开始运转,听从新皇帝的诏命,跟随三位宰相一起为大宋王朝出力。至于军方,情况比较复杂。各地的厢军和禁军就不说了,地方上都是以朝廷为核心的。主要大宋王朝的三支主力。

西军是嫡系,京营如今也算是归附了,郭逵很识相,知道这个时候牢牢抓住兵权反而会被猜忌。反正开城投诚已经是大功一件了,荣华富贵不会少,何必惹得当今官家不快呢?

所以他直接辞去了汴京的兵权,交给赵昭的嫡系。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清楚,京城的兵权只能由皇帝亲信掌控。

对于郭逵的这种态度,赵昭还是很满意的。因此并未冷落这位将军,在南方与交趾作战,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大宋缺少的就是这样的将领。无论是此番对辽国作战,还是将来平定南方的战事,都少不了他。

故而赵昭第一时间将他调去了河北路,那边的大军主导权在宣抚使吴充手中。也许他曾经在赵昭与赵顼之间中立过,但得知赵昭即位之后,吴充第一时间表示了臣服。其实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一个忠诚于大宋的官员,还是值得信赖的。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面对来势汹汹的辽国大军,他处置的十分妥当。耶律浚信誓旦旦要快速突破宋军边界,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止步不前。而吴充则功不可没,对此赵昭下诏书加以勉励与赞赏。

河北路将领中有许多人和文彦博有关系,如今自然是纷纷归附。如此一来,等若是限制了宣抚使吴充的权势,使得河北路的军事力量颇为均衡。

与辽国决战已经不可避免了,赵昭原本觉得,至少是几年以后的事情。却不想耶律浚如此着急,来势如此凶猛。到底是什么缘故他并不清楚,但既然耶律浚铁了心,那自己也不会有任何的畏惧。

开战就是了!

既然是决战,那么至少要直接决定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已经拖延了百年以上的问题必须解决。

这也是自己立威,彻底掌控大宋,掌控天下局势的机会,赵昭自然格外重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