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已经小了很多。
真正惊恐的是那些与高滔滔和赵颢有关系的官员,抑或是还在为他们效力的将领。
他们真的有些害怕了。
秦王的手段太厉害,一晚上可以悄无声息地干掉好几百口人,证明秦王在汴京城中有着极为强大的力量。
这股力量会威胁到城防的安全,更会威胁到自己的性命。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警告。如果有人执迷不悟,说不定被灭门的就是自己了。
加强保护?
刺客可是防不胜防的,有几个人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吗?有人或许报了必死之心,报效太后和扬王,但多少也得考虑家人的安全。总不能为了自己的之愚忠,搭上父母妻儿的性命吧?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但如今的忠是愚忠,代价却是不孝,该如何选择似乎不用多说。
有很人多已经开始动心了!
再者就是太后与扬王已经彻底让人失望了,虽说是六皇子继位,可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是女主临朝啊!
自从有了武则天的先例,历代的文人世子就对此比较敏感,不愿意看到牝鸡司晨的局面。
有时候即便要容忍,也是有底线的。
比如仁宗早年时,朝政就是太后刘娥来掌管的,但刘太后还是让人比较信服的,甚至仁宗皇帝本人都颇多推崇。
可高滔滔算什么?一个恶毒的女人,如今这般糟糕的局面,也是她一手造就的。
本来就对他有颇多微词,现在更不想陪着她一条道走到黑了。
失望,继而是绝望。
想想南阳郡王赵宗楚,他的尸体是在州桥上被发现的。他们全家都在,堂堂郡王,半夜带着全家出现在在州桥,这是不符合常理的。随身携带的大量金银细软出卖了他们的目的,这是要逃亡。
南阳郡王是英宗赵宗实的新弟弟,他都没有信心,准备逃走了,可见局势糟糕到了何等地步。
至亲都在放弃,普通将领如何还愿意坚守?再坚持下去就是愚蠢,一些人准备让太后尝尝什么叫众叛亲离,给自己留条后路。
于是乎,一些将领聚集到了守城大将军郭逵府上。
郭逵是南征交趾的将领,是京营禁军中的嫡系,忠诚度是很高的,若非如此,赵顼也不可能委任他作为汴京城防大将。
面对官家的信任,郭逵本来也打算誓死效忠的。但官家赵顼却驾崩了,这让他心里空落落的。
该怎么办?
一个巨大的问号出现在郭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