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差不多,简单寒暄见礼,简单交谈了一会就离开的。王安石还是那样一丝不苟,谨慎严肃,只是问了些许这一年来变法的状况,再未提及其他。
从王家出来的时候,吕惠卿心里已经有谱了。王安石的态度中少了一丝往日的亲切,看来彼此的关系是再也回不到从前了。王雱今日称病不见,也许是在向自己表达不满吧,也许他和王安石说了什么……
吕惠卿深知王安石对自己儿子的宠信和溺爱,如此一来,事情难免就有些麻烦了……
缓和是不可能的,自从当上参知政事的那日起,自己和王安石已经站在了对立面上,共存是不可能的,结果只能是有他无我,有我无他……
吕惠卿并未着急回家,他想起好友章惇从湖广回来了,决定前去拜访,联络下感情。吕惠卿深知此人能耐,以及在新党中的位置。如果能与他交好,那么在对抗王安石过程中,处境会好很多……
到了才知道,章惇前去皇宫面圣了。唉!吕惠卿叹息一声,改道前去面见另外一位朋友舒亶!
他很清楚,自己目前的处境,要么是与王安石正面交锋获胜。要么是走捷径,所谓捷径就是得幸君王。官家赵顼召王安石回来,不见得是不信任自己,可能是对自己在变法事务上有所不满。
这不重要,吕惠卿知道官家如今最在乎的是什么。只要能投其所好,帮助他解决心腹大患,再度成为天子宠臣易如反掌。当官家对自己的倚仗程度超过王安石的时候,这场交锋的胜负也就清晰可见了。
时不我待,吕惠卿决定早做准备!
~~~~~~~~~~~~~~~~~~~~~~~~~~~~~~
赵顼这几日同样心情大好,王安石回来了,变法和政务的事情有人帮忙处理了。章惇也回来了,手边又多了一个可用的人才。
章惇,闽地人,仁宗嘉佑二年进士,正是号称千年科举第一的嘉佑二年龙虎榜中一员。那年的进士中,苏轼、苏辙、曾巩等最出色的十个人被称为“嘉佑十子”,章惇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其中还有个小插曲,嘉佑二年章惇虽然考中进士,可他的侄子章衡却是状元。以至于他这个做叔父的脸上无光,羞愧之下不就而走。后来再度科举,进入甲科,才进入仕途。
早年间章惇只是个小小的商/洛令,但他的运气不错,遇到了两位伯乐。欧阳修赏识他的才华,将他调入了集贤院,职位或许微不足道,但这个地方却非同寻常。
要知道,集贤殿(院)大学士与昭文馆大学士同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