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但凡是没有白纸黑字的诏书在,就不能算是圣旨。可在太皇太后的坚持下,最终还是执行了。
王安石担任过知制诰,担任过宰相,他很清楚秦王的出现,会动摇当今官家的皇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秦王是个有谋略有抱负之人,对皇位肯定也是有企图的。
如今掌控了西北,坐镇长安与当今官家对峙,大宋朝难免动荡。怎么会这样呢?在这件事上,王安石的态度是一种另类的矛盾。
首先他认为,秦王即便是仁宗皇帝的亲生儿子,但是当年流落民间。在仁宗皇帝驾崩时不在身边,赵宗实作为过继的儿子继位合情合理,从礼法上而言没错。即便秦王现在回来了,也不能改变赵宗实是自己兄长的事实。长幼有序,兄长去世,侄子继位,身为皇叔就该臣服,全力辅佐侄子。
在他看来,如今的大宋朝根本经不起折腾。从这一点而言,他对秦王赵昭的野心,以及一些相关的做法,很不赞同。现在大宋内忧外患,该是同心协力的时候,不应该内斗。
但与此同时,王安石又在秦王身上看到了希望,一个完成他梦想的期望。王安石的抱负很宏大,当初赵顼说要做唐太宗,他都一口否决了,不把李世民放在眼里。
他内心深处一直有个想法,变法富国强兵是有目的的,是有朝一日,恢复汉唐旧境。恢复那是的宽广疆域,恢复那时上邦皇朝的盛世。
对此,他曾有个规划!
第一步正是收复河湟,短西夏之右臂;然后打败西夏,收复西北,短辽国右臂;之后全力对付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并且将大宋的边境推向更北方。如果有可能,来个饮马北海,封狼居胥都可以。
赵顼彩乃了王安石的建议,王韶是最初的执行者,目标正是河湟。只是刚开始执行的时候,换成了赵昭主持。
事实证明,赵昭做的很精彩。短短一年时间内,拿下了半个河湟。虽说只有一半,但确实战略要地。整个河湟地区最有用的就是湟水中下游,尤其是青唐城,战略意义已经达到了。而且所用的时间比预期的要少很多,付出的代价也小,是巨大的而成功。
这大大提前了对西夏作战的时间,也多了许多便利条件。尤其是赵昭顺手拿下了兰州,使得对西夏作战对了许多的便利,已经处理一个优势的地位上,拥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开端。
王安石相信,以秦王的能力,全力以赴,假以时日,灭掉西夏完全可能的,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他的那个宏大愿望就可能实现了,这是值得高兴,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