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数十年之久。但宋朝皇帝生前并不修陵,驾崩之后立即动工修陵,因为太祖永昌陵用时七个月,从而形成了“七月而葬”的传统。
七个月时间,要修建这样放大的地宫,还有如此恢宏的地面宫宇建筑。在没有先进机械设备的古代,绝对是艰巨的工程。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民力,听说也会累死不少的民夫,多少有些残忍。
赵昭在想,如果将来有一天,自己登上九五之位的话,似乎也要修筑这样庞大的陵墓。看似是极为尊崇高贵的,可是赵昭心里却有种别样的忧虑。
从古至今,帝王陵墓遭到破坏的很多。宋朝尤其是如此,北宋灭亡之后,陵寝被金兵大肆盗掘,破坏严重,好多皇帝的遗骨直接暴露野外,惨不忍睹。
想到这里,赵昭心中的责任感就更强烈了。不为别的,单单是为了祖宗和自己能入土为安,陵寝不受破坏,就得让大宋一直强大,不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这个目标,赵顼做不到,原本的历史已经是明证,尤其是他的儿子宋徽宗,更是不堪。
靖康之耻绝对不能重演!
赵顼父子做不到,那就只能自己来做。赵昭更加坚定一点,必须夺取皇位,富国强兵,让四夷臣服。
希望能够成功,祖宗保佑啊!赵昭心中默默祈祷。
四月十四一早,秦王赵昭前去永昭陵扫墓,祭祀亲生父亲宋仁宗。
诸多的僧尼,内侍婢女,礼仪乐手全都到位。陵寝入口在地势较高的南边,当先的正是负责四时祭祀的下宫。皇帝死后,依旧要享受和生前一样的待遇,这里有官员、内侍专门驻守,负责一年四季的祭祀。
永昭陵的下宫侍者已经坚持了十年了,有的是从皇宫出来的仁宗生前侍从。听闻仁宗皇帝有亲生子到来,早早前来迎接,态度恭敬。见到秦王出现的时候,一个个更是热泪盈眶,有伤心,更多则是激动。
仁宗皇帝血脉留存,这是天大的喜事啊!今日是仁宗皇帝的生辰,秦王前来,他在天之灵一定会很欣慰的。
赵昭站在门口,目光向北看去,父皇的陵寝地宫就在前方地势较低处。因为宋朝皇陵独特的选址,在这里没有帝王高高在上,俯首仰视的感觉。
不过即便是在地势较低处,高大的陵台依旧很显眼,大概有十五米高,占地面积偌大。犹如汉陵庞大的封土堆一般,占地很大。加之上好的维护,分为三层的陵台用夯土筑城,外表用红泥涂抹,更显得庄严恢宏。
那里就是父皇埋骨之处!
赵昭也心生感慨,哪怕灵魂与宋仁宗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