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的官员见梁乙埋不动声色,故而不敢随便发声。至于李秉常那边的官员,对国主亲自掌兵权之事自然是乐见其成,更加不会反对,反而是连声称赞。
梁乙埋好生无奈,偏生自己一句话都不能说,说了只会适得其反。难不成要眼睁睁地看着西夏走向一个危险的境地吗?
此时此刻,唯一的求助对象只能是姐姐梁太后。
以太后之尊。才能压住国主李秉常。才有可能改变这个事实。
梁太后的心情也确实比较复杂。她比当年的没藏皇后聪明许多,所以当儿子提出来亲自领兵前往的时候,她就什么都明白了。
儿子长大了,他想要冲出母后和舅舅的保护,独当一面,这是好事!
可是梁太后悲哀地发现,儿子实际上是站在对立面的,至少儿子将自己和国舅放在了对立面。他不愿意相信自己会将权力交给他。而是瞒着自己,偷偷地发展力量,然后这样突然袭击。
今日朝堂上有这么多人反对梁乙埋,便已经很能说明问题,其中固然有梁乙埋自己的问题,却也离不开儿子在背后的诸多小动作。
母子离心离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梁太后心中一阵阵的发冷。
儿子要亲自率军出征,很明显是不信任弟弟梁乙埋了,他是向他要自己掌军。如果此番他得胜归来。那朝堂上也就不会再有梁乙埋的立足之地了,自己的地位也好不到哪里去。至于梁家到底会是什么下场。目前还当真不好说。
再者,战场凶险,做母亲的怎么着都是疼爱和关心儿子的,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去那刀光剑影的危险之地?尤其他还是西夏国主,关系到一国的江山社稷。
“秉常,战场凶险,你身为国主,不该轻易涉险的。”梁太后轻声反对,一来是关心儿子,二来也是想要试探一下儿子的态度。
果不其然,李秉常坚决摇头道:“母后不必担心,马上征战本就是我国传统,即便我是国主,也不能例外的。祖父和父王都是马上征战的英雄,孩儿很是敬仰项目,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成为祖父那样的英雄。”
“可是刀光剑影,毕竟十分凶险,你父王就是因为……”梁太后欲言又止,显然是想起了什么伤心事。
她的丈夫,李秉常的父亲,西夏毅宗李谅祚之所以英年早逝,便是因为率兵和宋军激战时受伤,回国之后旧伤复发,结果一命呜呼了。一日夫妻百日恩,此事对梁太后有很大打击,自然不希望儿子再重蹈覆辙。
“正因如此,孩儿才应该亲自率军进攻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