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如此,还不如提前将这个风险排除。在战场上,对敌人慈悲就是对自己狠辣,所以这点决心林昭还是有的。
尤其是针对强悍的异族,更不需要心慈手软。想想那些遭到抢掠的商队,以及无辜死亡的大宋村民,也便没什么顾虑了。
战争就是这样残酷!
三千人守卫一里多的城池,压力当真不大!
而且木征将踏白城修建的十分牢固,一般情况下很难攻克,而且他似乎还想要将此作为一个军事基地,其中储存的粮草也不少,坚守完全不是问题。
所以,当木征来到踏白城下只看了一眼就绝望了。
当初修建城池的时候,是想要将踏白城作为自己的一个军事堡垒来用,故而修建的格外坚固。还特意储存了粮草,甚至还有些许武器装备。而今全都为他人作嫁衣裳,正好便宜了宋军。
踏白城的规模不大,如果河州吐蕃能制作出一些攻城机械,想要攻陷似乎也是可以的。偏巧,河州吐蕃处于草原地带,习惯了野战,并无多少攻城经验。尤其他们地位尴尬,一直处于守势,根本没有进攻哪一位“邻居”城池的胆量和实力,故而也并未常备攻城器械。
所以,看着踏白城的时候,颇有几分束手无策的感觉。现做攻城器械?河州吐蕃有没有这个技术先不说,这是需要时间的。踏白城凭着三千兵力,以及充足的粮草足以坚持许久。
已经不是为他人作嫁了,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坑自己,活受罪!木征心里烦乱,当真不是滋味!
就这么放弃踏白城?他可有些心有不甘!
可是攻打,他做了尝试,根本没有多少效果,该如何是好?漫长的等待?围攻?抑或再次请求河湟的援军?
关键是木征根本等不下去,因为景思立和刘昌祚的大军紧随其后,已经到了!
这一遭想跑是不行了,交战是不可避免的。
这才是宋朝人的目的,木征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晚了,想要全身而退已经没有可能,只能硬着头皮与宋军短兵接战。
虽说野战方面,吐蕃骑兵占有优势,但是宋军在兵力上有优势。又是东西两侧联合夹击,情况自然就不同了。
别忘了,林将军麾下可是三千精锐骑兵。
当木征与景思立酣战之时,林昭率军从踏白城冲出去,直接攻击木征侧翼!
首尾不能相顾,正面和两翼都遭到攻击,情况有些糟糕。
其实宋军此战动用的兵力也不过两万多,只是木征的两倍而已。如果单纯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