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说的很清楚,正当他与林侍郎率领厢军士兵查抄的时候,发大水了。林昭之前已经来过奏疏,提及会动用一些厢军士兵,否则不能控制局面。对此赵顼表示理解,林昭有便宜行事之权,可以这么做。腹地州县,千余厢军,不怕他闹出什么事情了,虽说是不合制度,却也可以变通一下。
这场大水可有些厉害,竟然淹死了厢军士兵与流民共计三千多人,他本人与林昭也是死里逃生。三千多人的死伤,这绝对是惊天大事,举国震动。
如果是天灾也就罢了,除了哀悼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可偏生这回竟然是**!
李儒说的很清楚,是韩俊与范季云等人故意决堤引发大水,希望淹死林侍郎,并且毁灭证据。结果却被当场抓住,人赃并获。
韩俊和范季云……赵顼勃然大怒,直接将奏疏扔在了地上,两个蠢货啊!
可是三千多条人命, 他们也忒大胆了。
不管怎么样,作为大宋皇帝,赵顼肯定是不会容忍这等随便伤害他子民的行为!韩俊与范季云已经到了人神共愤,天理不容的程度,赵顼勃然大怒是肯定的。
同时,赵顼也深刻觉得,此二子当真是愚蠢,甚至可以说是愚不可及!可以想象他们决堤是什么心态,可是他们似乎没有考虑过后果,甚至连前后的利害关系都没有思考。一个是韩相公的侄子,另外几个也都是勋贵之后,父辈们都是英宗时期的从龙之臣,地位崇高,轻易是不会严重处置他们的。
即便是有围湖造田的事情,要给天下一个交代,治罪是肯定的,却不会十分严重。念在他们父辈的功绩上,可以给予一定的宽恕。毕竟黄河水患主要是天灾,**只是很小的诱发因素而已。就之前二股河的状况,必定是会出问题的,迟早要重新整修,这次也算是个契机。
对他们的惩戒只要起到一个杀鸡儆猴,威慑河北即可。对于赵顼而言,此番河北路的事情,治河之事一方面,还有一个就是韩相公,敲打老臣。这些都已经做到了,所以他不介意在其他方面网开一面。
可是韩俊与范季云两个蠢货却做出了这样的事情,一下子给他出了个难题,让人气不打出来。三千条人命,可不是开玩笑的,必定都是大宋子民,自然心疼。此事也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大臣们必然会剧烈抨击,老百姓们也肯定会愿意的。
这种时候,自己必然得出来主持正义,给臣民们一个交代。只是这样一来,韩俊与范季云等人必须从重处置,否则不足矣平息民怨,只是如此一来,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初衷。对韩琦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