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位极人臣,可天下终究是赵家天下,只要赵官家说句话,自己便什么都不是了。说到底依旧是无根的浮萍而已,一时间,韩相公心境好生苍凉。
退是要退,区别在于是自己主动安安稳稳的退。还是被逼无奈,被人强行掀下去。韩相公风光了一辈子,想要走的体面些。而今立即向官家上书请求致仕?显然眼下并非一个良好时机。
大名府黄河决口,自己是有责任的。若是在这个时候退缩,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韩琦也相信,只要自己上书,赵顼肯定会同意的。可是如此一来,难免会被人笑话。明眼人肯定会看出其中的门道,尤其是富弼、文彦博之流。
要强的一辈子,韩相公不想临老的时候服软。被人看不起。怎么着也不能晚节不保?畏惧一个年轻后辈,不战而逃,这种话传出去对韩相公而言是极大的侮辱(虽然畏惧的是皇权)。即便是躺进棺材里,也会死不瞑目的。
韩相公自然不愿意轻易退却,至少也要摆平了林昭。体面风光地离开河北之地,离开官场。留下一串身后名,死后有个不错的谥号抑或者是追封,还能配享太庙,吃几天冷腊肉那是最好不过。
眼下,不能退,不能避让,只能选择正面一战。
不就是一个年轻的晚辈吗,还能怕了他不成?能在晚年遇到一个不错的对手,也是一种特别的感觉,不至于太寂寞。
既然林昭来了河北之地,那就尽快将他找出来。林昭这样年轻有气度的高官,好找!
韩琦立即下令,吩咐人在治下小心留意二十来岁,气度不凡的年轻人。除非他完全不露面,否则想要找到他并不难。
同时韩琦还授意一名做御史的门生上书弹劾,罪名是林昭治河不积极,以此逼迫他现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林昭隐身在河北,不知道他在做什么,要做什么这才是最可怕的。必须要尽快把他找出来,才能见招拆招。
当然了,应该是牵着他的鼻子走。对付一个后辈,若是还不能掌握主动,那就太窝囊了……
大名府这边韩琦并不担心,基本上处理妥当了。倒是清水泽那边,问题主要在那里。已经吩咐侄子了,想必他已经处理妥当了!
可是转念一想,韩琦又有些不放心。侄子万一要是财迷心窍,或者一时的延误,万一有个闪失,怕是有些麻烦啊!林昭不一定在大名府,万一要在其他什么地方,弄出个什么动静来,那可就真的麻烦了!
不行,必须立即派人去一趟清水泽,将问题彻底消除。找人,毁证据,必须要双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