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策略到方法上,似乎比六塔河与原先的二股河方案要靠谱许多。
如此情况下,当年参与这两个方案的官员难免有些不舒服。对错不要紧,只要自己没错就好,北宋的治河政治正是体现在这些方面。只是林昭无可挑剔,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而今只能期待工程失败,再行弹劾了,笑到最后才算是英雄。再者,摆明了官家是支持林昭的,这时候违背圣意可并非什么好事。
赵顼沉声道:“那朕欲委派东阳为治河大臣,可有异议?”
谁献策谁治河,这已经是传统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自然无人反对,何况根本找不到反对理由。
林昭暗松了一口气,这个麻烦却利益不匪的事情终于落到了自己手上。只是在场之人并无多少羡慕,大部分人还是觉得,治理黄河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虽说有好办法和材料,却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一定能够成功。林昭到底年轻,只想着立功出风头,嘿!他这是玩火**。
不,应该是玩水寻死,吕惠卿和王雱心中都如此想到。林昭虽然经常挑战一些不可违的事情,可他的运道能一直那么好?至少他们两人是存了幸灾乐祸之心。
“好,那就这么定了!”赵顼朗声道:“林昭擢升为工部侍郎,负责治河一切事务。”
之前的工部侍郎因为治河不利已经罢官了,虽说都是侍郎,可兵部侍郎只是个徒有虚名的空架子,可工部侍郎就不一样了,是实缺。这下子,林侍郎的称呼算是名符其实了。
林昭并未着急道谢恩,而是欠身道:“陛下,治河乃国之大计,臣义不容辞。只是在此之前,有几个请求!”
“大胆,你这是要和陛下讲条件吗?”立即有跳梁小丑出来质问,认为林昭不识抬举。
“东阳说来听听!”赵顼倒是不以为意,治河乃当务之急,些许小事他不会多计较。再者,还要看看林昭说什么。
林昭沉声道:“首先,治河乃工程之事,须不畏天地鬼神之说!”
这一点很重要,仁宗时期治河,澶州一带要动工,却有上书说正好位于汴京上方。那里施工等于是在皇帝头上动土,影响帝王,这种无稽之谈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展。故而林昭早早就提出这个问题,就是要防止有人在这方面找事。古代人迷信,这方面的虚妄之事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先打个预防针才是好的。
“准了!”
“陛下,治河并一日之功,在这个过程中定会有所非议,臣的名声是小,但治河工程不可停,更不能朝令夕改,毁于一旦。今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