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与殿下,当时我还担任着枢密使的职位,些许事情并不方便。”狄青长叹一声,悠悠道:“正好当时弹劾我的人不少,所以我便与仁宗皇帝暗中商议,唱了出双簧,去了陈州。当时为了逼真一些,欧阳永叔也参与其中,有模有样,倒是骗过了不少人。”
这就对了,林昭本身也觉得奇怪。欧阳修是个德高望重之人,为人宽厚,岂会莫名其妙地弹劾狄青?武人身为高官怎么了?即便是欧阳修重文轻武,也不至于那样迂腐吧?对此,林昭本来难以理解,而今才知道竟然是为了自己唱的双簧。当真是难为他们了,两个极为高洁之人竟然为了自己,都不约而同地牺牲名誉,当真让人感动。
狄青续道:“到了陈州之后,汴京经常会来人美其名曰是探视,实际上却是监视。外人只道是仁宗皇帝授意,不放心我。可仁宗陛下宽厚仁慈,用人不疑,怎么会对我那般不放心?实际上都是赵宗实的手下,他们隐约风闻我在寻找殿下,故而特意派人来盯着的。
他们做法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的行动,也威胁到了殿下的安危。当时我在想,怎样才能让赵宗实放松jǐng惕,尝试过许多办法都失败了,后来才想到唯有一个死人才能让人彻底放心。”
“所以狄公才来了一出假死?”林昭现在明白了,历史上关于狄青的一些记载十分奇怪。尤其是仁宗皇帝前后态度变化,升迁对狄青过分的猜忌,死后哀荣又极其隆重厚待。前后显得有些矛盾,而今则豁然开朗,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而起。
“假死?”狄青轻轻摇头;“以前的狄青已经死了,留下的只有铁面宗主。”
看着狄青那沧桑的面孔,以及带着些许忧伤的目光,林昭的心被触动了,感动不已。很显然,狄青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自己。一个臣子,宁愿让自己的名誉蒙上污点,甚至心甘情愿地从这个世上“死”去,这需要多大的牺牲和勇气?为了自己,狄青全都做到了,他舍弃了多少不言而喻。
林昭心中满是感慨,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狄青仿佛明白林昭的心思,轻轻摇头道:“殿下不必内疚,一切都是狄青心甘情愿的。想当初狄青不过一介武人出身,有谁看得起我?但是仁宗皇帝却看重我,信任我,于我有知遇之恩。
当初出征之时,仁宗皇帝亲自在垂拱殿设宴款待我,这份殊荣大宋朝有几人有过?那么多的大臣弹劾污蔑,可是仁宗皇帝从来都不愿意相信,始终信任我。还让我暗中执掌皇城司,甚至把寻找殿下这样重大的事情都交给我,这份知遇之恩,信任与厚爱,让狄青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