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的关系恶化。战争不断,榷场也就关闭了。别的不说,首先便是苦了他们这些开客店的,生意一直不怎么样?
客店的掌柜姓吴,五十多岁,祖上貌似是羌人,不过已经彻底汉化。只是而今生活在西夏境内,于是乎便是个懂得汉家礼仪的西夏人。
老吴的想法本来很简单,再赚上几年钱,等到花甲之年正好回家颐养天年,含饴弄孙。奈何生意不好做,已经好多天没有客人上门了。他原本是打算关门的,可是却发觉,最近城里突然来了许多人,老吴赶忙开门,希望能撞上几个客人。
后来他又听说,宋夏两国要在绥州和谈。听到这个消息,老吴还是相当高兴的,尽快停战和谈吧,老是打仗受影响最大的就是他们这些生意人了。只要榷场重开,绥州的商路就会再次兴盛,那么自己的生意……
尤其是自己六十岁退休抱孙子的愿望,那自然能够实现,唉!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很多时候,好事成双,好运总是不期而遇
这不,刚刚开门,便有生意上门了。远远地便瞧见好十几个人走了进来,这可是最近的第一单生意,老吴别提有多高兴了,当即笑呵呵地迎了上去。
“诸位客观是用点饭食?还是住店啊?”
“住店!”
不错,不错!开门红啊,十几个人住店,可是不小的一笔收入啊!
“好,马上给诸位准备房间!”
“嗯,记得,酒水饭菜也一并上来!”
“是是!”
“大勇,快去准备!”老吴笑呵呵地答应,随即有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儿子。这夯货,什么时候还能有点眼色,长点出息?还说回家抱孙子呢,怎么能放心把老店交给他们嘛!与此同时,老吴也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自己的孙子在哪呢?儿媳妇的肚子到现在还没动静呢?不行,等这些日子赚点钱,得请个好大夫老瞧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不能耽误了老吴家的香火传承。
“诸位先饮点茶,润润嗓子,而今天气越发的热了……饭菜稍后,马上就来。”难得有客人,老吴很殷勤,亲自端茶倒水。
“好了,多谢了!”来的十几位客人也十分客气。
老吴笑问道:“诸位来绥州可是行商的?”
“是啊!而今和谈在即,榷场重开是迟早的事,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嘛!”
“没错,是这个道理!”老吴这些年见的人可不少了,眼光颇为毒辣,这些人确实是行商打扮。只是随身不见行李货物,看样子可能是贩卖那值钱的小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