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会权衡局势的。她已经派人前去辽国了,相信契丹人会愿意帮忙的,幽州城外辽**队的演习本身就是个讯号。辽国希望有一个相对强大的西夏来牵制宋朝,只要再对辽国人客气,恭敬一点,不怕他们不答应。
所以想要停战不难,很可能还是通过和谈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都不是问题。最为关键的是弟弟梁乙埋成为了宋军的俘虏。
如果和谈,梁乙埋必然会是一个很重要的筹码,到时候会让自己有诸多掣肘的。如果能想办法将梁乙埋营救回来,自然是最好不过。
本来这件事很难办,几乎是束手无策。可是静州一战,折文芯成为俘虏,这让梁太后看到了希望。
原因无他,梁乙埋是林昭俘虏的,如今人就在大顺城,掌握在林昭手中。如果能从他手中解救,自然是最好不过,绝对比官面上的谈判要好得多。
有折文芯在手,至少可以考虑与林昭谈条件做个交换。只是林昭是否愿意做这个交换还不好说,梁太后有些拿不准。
毕竟梁乙埋是西夏国相,身份贵重,而折文芯只是个小女子,虽说出身于府州折家,可毕竟只是个寻常女子。
天平的两端从一开始就有些不对等,决定权掌握在林昭手中,关键因素便是折文芯在林昭心目中的地位。
抓到了梁乙埋可是大功一件,林昭愿意为了一个女子舍弃让他平步青云的功勋吗?再者梁乙埋身份贵重,宋庭必然重视,林昭为了私事放了他,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林昭愿意为一个女子承担这样大的风险吗?
在这个年代,女子不可避免地有附属品的意味,在男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能不如功勋和事业。如果必要的时候,是完全可以牺牲的。
这一点,梁太后自己是深有感触的。想当初,为了监视李谅祚,没藏讹庞竟然允许自己的儿媳妇与人勾搭成奸。
即便西北草原热情奔放,女子对贞洁也是相当在意的。最初的时候,可能梁太后确实有过抵触,心中多有不满。试问,丈夫亲手将自己推向另外一个男人,完全不在乎自己,只是把自己当成是一件工具,有哪个女子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呢?
后来梁太后之所背叛没藏家倒向李谅祚,除了李谅祚答应让她做皇后的许诺之外,可能更是出于对没藏家的愤慨和报复。
所以听闻林昭有多位妻妾之后,梁太后就有些拿不准,一个女子是否能让林昭俯首帖耳,乖乖把人送回来?
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梁太后才纡尊降贵前来见折文芯,至于结果,想必她心中已经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