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一章 咸阳古渡(2 / 4)

宋王 尹三问 3060 字 2021-06-12

由此过河之后。可以顺道前往依旧是关中第一都会的长安城,无论是经商还是休息都是很好的选择。所以咸阳渡口自然而然就成为首选,成为关中最大的渡口。

庆州在渭水西北方向,韩绛押送着林昭前往汴京,过渭水是必然的。他们也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咸阳古渡。

林昭被押送着从庆州而来,一路上都相安无事。韩绛和林昭都因此放松了警惕。

由陕西路宣抚使亲自押送,随行的有西军精锐,还有苏岸带领着数百禁军将士护送。这种情况下,安全似乎没有问题,应该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倒是林昭的个人安全,尤其是饮食这方面更让人操心。被人投毒,说成是畏罪自杀完全有可能,这方面韩绛倒是一直小心着,却也没有任何事情。

就这样,他们一行人来到了渭水边。

天气已经进入深秋,西北的庆州或许已经结冰,因为有六盘山的阻挡,渭水谷底的情况还算好,渭水滔滔,并未封冻。

不过寒风吹过,依旧有种彻骨的感觉。

渭水便桥早已经不在了,只能通过渡船前去对岸。

禁军将士加上韩绛的扈从,足足有上千人之多。想要一次渡过渭水并不容易,河边哪里会有那么多的船只?而且渭水边还有许多的百姓,行商等待渡河,虽说是官兵,却也不能如此不讲理。尤其已经是晌午时分,谁都想要尽快渡河,有个落脚之处!

无奈之下,只能采取分批渡河的办法。

每次大概有百名士兵分乘三四条船渡河,每一艘船上的大概有二三十人。当然了,河面上舟楫往来,并不是只有渡河士兵,咸阳渡口河面上漂浮的船只大概有十多艘。

也许是一路上都十分顺利,加之忙于渡河,使得众人放松了警惕。前几艘船都安全地渡过了渭水,此处的河面并不是很宽,水流也并不是很湍急,故而基本上没有什么担忧之处。

已经过河的禁军和宣抚使扈从已经在对岸列阵,做好了接应和防御。韩绛见此状况,也没有多在意,还想着等过了渭河,回到长安休息一晚,年纪大了,一路走来还着实有些辛苦。

随即韩宣抚在众多扈从的保护下登上船只,至于队伍中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核心人物——林昭,也登上了船只。

韩绛为了保证自己的中立性和公正性,一路上一直让林昭坐在囚车之中,毕竟一路上数千里,许多人的都在看着,有丝毫的特别之举都将会被放大,产生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去庆州亲自押送,实际上已经是袒护林昭了,现在自然不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