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好茶!”
林昭笑道:“赞普喜欢就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这茶有什么讲究吗?价钱几何?”董毡看似不经意地轻声询问,言下之意不言而喻。他知道林昭绝对不会是给自己送茶叶这么简单,重点在于茶叶背后的东西。
林昭笑道:“没什么讲究,至于价钱,外人是买不到了,当然了,赞普喜欢自然是供不应求。”
“如此就多谢了!”
林昭续道:“听闻赞普爱民如子,有如此清香宜人的好茶,自然不愿意一个独享对吗?”先给你带上一个高帽子,然后继续下面的话题。
“哦?”总算是进入正题了。
“听闻吐蕃人很喜欢饮茶,尤其是大量食用牛羊肉之后,茶水更加清香解腻。可是每年吐蕃能够买到的茶叶似乎很有限……”
林昭侃侃而谈,道出的却是实情。董毡是赞普,饮用好茶自然不在话下。可是寻常百姓可就困难了,河湟的茶叶大都是从川蜀而来。商人经过漫长的道路,将茶叶带来吐蕃的时候,价格已经翻了许多个跟斗……
明知道茶叶对身体和生活有好处,可寻常百姓想要购买,却难以承受昂贵的代价。即便是购买,数量以及茶叶的质量都可想而知!
“想必赞普肯定也希望河湟的百姓能喝上清香的优质茶叶吧?”林昭笑吟吟地看着董毡,默然不语,但是言下之意已经表达的再明显不过了。
董毡笑道:“那是自然!”
林昭也跟着笑道:“我大宋南方各州县都出产茶叶,若是建立起一条大宋到河湟的商路,赞普以为如何?”
“商路?”阿里骨疑惑道:“现在不是有商路吗?青唐城的大宋客商也不少的。”
“是不少,但是都是零星的散户,无论是规模和影响,货物的数量和品质都很一般,以及为贵我两邦带来的利益也都很有限。”
林昭道:“如果由大宋官方和吐蕃方面共同组建一条商路,运送货物前来吐蕃,不知赞普意下如何?”
林昭随即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了,大宋物产丰富,货物自然不只是茶叶……”
董毡和阿里骨都是心中一动,河湟吐蕃虽说控制丝路要道,也算得上富足,但是物资丰富程度可比宋朝差远了,也算是在物资匮乏的行列之中。
说白了,吐蕃的处境比西夏好不了多少。
一旦宋朝关闭榷场,西夏国内就严重物资匮乏,吐蕃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所以当林昭提出建立由官方主持维护的商路之后,董毡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