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似乎还是不放心狄青,每月遣中使命为抚问,实为监视。正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之下,狄青精神压力巨大,最终郁郁而终,享年紧紧四十九岁。
即便是后来被追谥为武襄公,依旧无法排解大宋军人心中的伤感与叹息。
比如苏岸,他一直将狄青为偶像的。本来西军,后来调入禁军之中,还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即便如此,依旧无法改变武人地位低下的问题,对此苏岸和很多军人一样,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也是为什么,在登州相遇之时,林昭对武人好评之时,苏岸感动的原因,继而才一直悉心追随林昭。
“唉!”林昭也是一声叹息!
过去已成惘然,已经无法改变,但是将来……
而今已经是熙宁年间,距离靖康之耻也不过一个甲子而已,军事实力对于大宋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说装备与战斗力重要,倒是在整体军事思想面前,还是逊色一筹。倒是大宋朝改变不了现在这种重文轻武的思想,后面的情况依旧是难有起色。即便是西军,这样一支大宋朝最为精锐的军队,锐气也在日渐消磨。
长此以往,危机日渐加深,难免让人忧虑!
王安石变法本意是富强国家,先不说能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单是军事方便就足够让人忧虑的。至于后面的保甲法,并不能报太大希望……
富国重要,强兵同样不可忽视……
就在林昭与苏岸说话的时候,一行二十人骑着马在安远客栈门口停下,与此同时又有另外一行十余人走了进来。中间簇拥着一位年岁不大,锦衣华服的年轻公子。
这位公子,生的也算清秀,眉眼之间甚至有点女子的柔媚,但却英气十足。举止步伐也坚定沉稳,有种健美的感觉。
一身锦衣华服,手中还捏着一把镶着红宝石的长剑,在客栈之中一群行色匆匆的商人,和粗狂的大汉之间格外显眼。可能唯有丰神俊朗的林昭能与之相提并论,其他人都黯然失色了许多。
身后十多个精悍的男子,一个个行囊之中都装着兵刃,看样子像是锦衣公子的护卫。虽说宋朝对于民间兵器管制极为严格,但那主要是内地,相对来说西北边境,尤其是像大散关这样的边陲要塞之地,手持兵刃也不足为奇。
尤其是这锦衣公子气势不凡,看起来是非富即贵,敢这么做必然是很有底气的。
锦衣公子进门之后,四处瞧瞧,恰好听到林昭与苏岸之间谈论西北名将世家。虽说他们声音很小,但此人似乎耳目格外聪慧,竟然能够听的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