轼已经几次提审过了,但并没有什么进展,什么也没问出来。
陈琦当然知道他们想问出什么,但眼下是否要说出来,该怎么说的,是另外一回事!人赃并获,自己是完蛋了,但是外面有些人会怎么样,还两说!
现在他最关心的就是儿子,已经许久没有消息了,尤其是在这等混乱的时候,让他如何能不担心?
安全是一方面,将来的生活这些都是他要考虑的。毕竟,这是最后一次为儿子谋划了。
他认为可以拿自己所掌握的东西,与某些人讲讲条件,谁给的价钱高,谁便宜谁吧!
所以。他不敢贸然,必须要谨慎!
苏轼替身的时候,他始终什么话都没有说,他在等,只要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就一定会与自己联系。同时,他心里一直记挂着儿子。表现上看相当平静,实际心中满是忧愁与牵挂。
一连三rì,被关押在牢房之中,每rì都有狱卒来送饭,之后离开!直到第三rì上,狱卒送饭之时。除了留下那难以下咽的饭食之外,还留下了一个小布包!
陈琦知道,这是有人给自己的,只是不知道对方出什么价码!
怀着忐忑的心情,悄然打开布包,一件东西映入眼帘时,陈琦顿时大惊。那是儿子的玉佩。一直特深佩戴的,信物错不了。也就是说,儿子现在掌握在这个人手中。随即他又发现了一张纸条,简单一句话:yù宏安,当知如何!
威胁,**裸的威胁!
担心果真应验的,一直以来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儿子落入别人手中,现在看来是不可避免。
同时他暗暗自责。这个时候还心存侥幸,异想天开。之前他希冀着用手中的东西来要挟,或者说要求某人给儿子一个平安富贵。现在才发现,人家也会这么办,直接用儿子的生死来威胁自己!
该怎么办?
交出去儿子是死,不交出去,难道陈宏就能活吗?
陈琦一时间陷入了巨大的纠结之中!这信是什么人送的不言而喻。用脚趾头都能想到。其实也并非不是没有别的可能,只是关心则乱,先入为主,以至于他根本不曾多想。
一想起那些人的作为。言而无信与心狠手辣,陈琦便不敢再想下去。心中不禁叫苦;儿子啊,你为什么不听话要出府呢?如果把你安然送走了,老爹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接下来的两rì,依旧平静,苏轼也不曾提审。但很明显,陈琦已经不再那么淡定,已经坐不住了,内心的惶恐再也掩饰不住,已经表现在行为上。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