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〇章 知州很固执(2 / 6)

宋王 尹三问 5074 字 2021-06-12

反而不信了。

“有证据吗?”

林昭摇头道:“没有,只是从蛛丝马迹中能推测出来的。”

“没有证据也能乱讲?”郑獬立即不悦道:“兹事体大,岂能以推测来判断?赵世琚是皇族,是太祖子孙,必须要慎重。”

沈括道:“正因为兹事体大,才更应该在意,涉及谋反自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

“话倒是这么说,可是……”不管怎么说,沈括的面子还是要给的,郑獬道:“可赵世琚是太祖皇帝子孙,要是搞错了,造成的影响会有多恶劣?是我们可以估量的吗?到时候朝野会怎么说?官家将会很被动的,岂能因为猜测污损了官家的英明?”

不对啊,听起来这个郑獬似乎有意偏袒赵世琚似的?林昭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苏轼道:“可事情要是真的怎么办?若真发生的叛乱,将会很难收场的!”

“既然已经发现异常,直接围了那酿酒作坊,直接搜查不就行了?”郑獬道:“若是有证据表明,他们便是方家村血案的幕后主使,可名正言顺下狱。只是谋反一事,必须要慎重,不可轻率判定。”

“不可!”林昭道:“若是眼下搜查酿酒作坊,兴许可以抓获几十人,但势必会打草惊蛇,引来反扑!贼人的窝点到底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啊!”

“那你们想要我怎么做?”郑獬知道三人前来的目的绝对不会这么简单,自己提议被一口否决,这心里多少有些不爽快。

苏轼道:“我们商议一番,意思是请郑知州调动兵马,以防万一,有备无患!”

“调动兵马?”郑獬大惊道:“有官家的旨意,或者枢密院的调令吗?”

“事情紧急,已经上报官家,可等不到批示和枢密院的调函了,只能事急从权,正是因此才来找知州大人你的!”林昭对此作出了解释,他自认为这个解释很合理。

可郑獬根本就不买账,不悦道:“国朝有制度,枢密院没有调令,不能调动兵马,我么这个权力,也做不到!”

郑獬心里能高兴吗?听得出来,人家三个人早就知悉内情,甚至已经上报皇帝,商议对策,根本就没有和自己通气。

到是所谓的最紧要关头才知道跑来找自己?当我是什么人啊?郑獬明显感觉到被孤立,不受重用,心里很是不爽。那好,你们不把我当回事,我为什么要理你们?哼,看看谁才是杭州地面上到底谁说了算。

沈括道:“事情紧急,此乃权宜之计,还望知州大人理解。你是牧守杭州,是封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