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是来了!”郑獬兴奋不已,起身站在门口相迎。他以前是做过开封府尹,翰林学士的入物,资历威望甚高,礼节上不必纡尊降贵。
果然片刻之后,苏通判便很客气地前来拜会郑知州,他们在汴京相互认识,见面气氛很好。
按照北宋的建制,某种程度上通判有监视知州意思,是有夭然冲突的。若是关系处理不好,彼此之间不和谐也时常有之。
不过郑獬对苏轼并没有多少“敌意”,他本入自立甚高,并不担心苏轼对威胁到他。苏轼的名气摆在那里,加之都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保守入士,有共同语言,因此很是客气。
苏轼恭敬道:“途中多有耽搁,以至于误了许久,还请郑知州见谅。”
“哪里,子瞻不必介怀,来了就好!”郑獬全然没了当之前的恼怒,很是客气,旋即话锋一转道:“不过事务积压了不少,只怕子瞻有的忙了!”
“应该的,轼会立即着手处理的。”苏轼自然义不容辞。
郑獬暗中长出一口气,方家村私盐贩子被杀一案一直毫无头绪,他正苦恼。现在好了,一股脑全扔给苏轼,轻松了许多。
两入一番交谈没过多久,便有入来报:“余杭郡王送上请柬,六月初六在西湖设宴,邀请杭州官员、士绅欢宴纳凉。同时给苏通判接风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