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当各个军官居住区和师级指挥部的动乱平静之后,一切都变得和原来一样安宁。
新贵阳早已被整合为巨大的“蜂巢”。为了获得物资和装备,苏浩容忍外来者进入其中。现在,到了将他们全部清除、驱赶的时候。
如果不是因为那份人事任免令,苏浩仍然会选择继续伪装,而不是提前发难。
因为多蛰伏一天,就意味着得到更多的物资装备。
这种事情再也没有第二次机会。
“清理”新贵阳基地是个非常庞大的工程。但真正实施下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每一个目标人物四周都安排了监视哨,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从京一号基地“空降”到新贵阳的时候,已经成为众多“工蜂”密切注意的焦点。
应该承认,孙湛在选人和用人方面的确很有一套。被他委派下来的这些军官能力很强,无论军事还是行政管理,执掌部队还是工程建设,都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手腕也很灵活。他们善于发现身边被“埋没”的人才,知道对什么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诱惑方法。他们与周围的人群打成一片,即便是心情再糟糕的时候,也总是面带微笑处理事务。如果不是因为新贵阳早就成为苏浩的势力禁区,其中成员都是经过身份转换的“工蜂”,这种夺权肯定效果明显,任何人都无法逆转。
基地市建设项目第一、第二总工程师、精密和重型机械生产车间主任、集团军总后勤处长、航空及装甲兵训练局局长……除了各个新编师团的军事主官,这些管理和控制基地市曰常事务的大小官员,同样也是必须被抓捕的目标。
这些外来夺权者并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他们一直认为,身边那些态度热情,对自己有种天然亲近感的“工蜂”,都是值得信赖的对象。直到武装“工蜂”们按照苏浩的命令,冲进办公室的时候,夺权者们才如梦初醒,恍然而悲哀地发现,被蒙在鼓里的傻瓜,正是自己。
一队队俘虏从基地市各个位置被押解过来。就像一条条溪流,慢慢汇入设置在集团军指挥部的临时战俘营这个“湖泊”。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正视命运,用理智和冷静的心态看待问题。总有些人心存侥幸,认为自己绝对不会输,虽然处于劣势,可那毕竟是暂时的。拘捕、反抗之类的事情,在各个围捕目标身上也多少会出现。
既然已经没有继续隐藏的必要,苏浩当然不会对这些负隅顽抗的家伙给予优待。他开始表露出狠辣和残忍————五个在战俘营里煽动其他人一起反抗,甚至想要说服监管“工蜂”,以丰厚的物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