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兴霸从海上对辽东出兵,而现在占据辽东大部分地方的人是公孙康,只怕他不会同意。”
田丰说道。
辽东公孙康,和公孙瓒没多少关系。
这是两个不同的势力。
辽东、辽西和右北平三个郡,不仅有公孙瓒和乌桓人,还有公孙康,东北的情况比较复杂。
越是如此,就越需要统一起来。
不能让其再乱下去。
郭嘉淡淡道:“公孙康不同意,我们把他也灭了,主公对吧?”
杨昭点头道:“奉孝说的没错,公孙康愿意归顺朝廷,我还能放过他,敢不同意,我最多只是再打一场,就这样定了,三天之后出兵,尽快打出辽西!”
下面的人看得出来,主公是一定要打这一仗。
不过他们有这个实力和底蕴去打,并不会反对,连忙集合粮草,准备出战。
三天之后。
杨昭带兵,从蓟县出发,往无终赶去。
来到无终之后,已经是七月份,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倾盆大雨,现在也正好是雨季,雨水打湿了东北大地,尽管防水措施做得很好,火器还是受潮了。
在这种条件之下,火器难以使用,他们的优势,只剩下三弓床弩,要从无终打入辽西,最后杀到柳城,只能走环渤海的平原这条路线。
可现在是雨季,连续下了好几天的雨,大雨在低地泛滥,道路泥泞,根本不适合大军通过这一片平原。
杨昭来到无终之后,看到下雨了,就没有继续动兵,而是在无终驻扎。
这一幕,也似曾相识。
和曹操攻打乌桓的情况一模一样。
也是在七月进攻,遇上雨季,无法进军,乌桓在平原的另外一边,驻守河口,任凭曹操的兵力再强大,也打不过去。
杨昭面对的情况,正是如此。
下雨的季节,即使通过海路进攻,但海上有风浪,下雨的时候更不便出海,否则也会有危险,杨昭终于明白曹操攻打乌桓,为什么会翻过徐无山,从北边山地绕路,而不走水路。
一来是航行经验和条件不足,二来是天气原因,不敢出海冒险。
杨昭只能传令回去,让甘宁在原地等待,不要轻易出海。
“主公,我们撤退吧?”
田丰不太赞成,现在进攻乌桓,道:“我已经安排人冒着雨水,往前面的平原勘察过,一片泥泞,难以大军通行,如果乌桓人在此时趁机袭击,我们有可能全军覆没在此,何况雨水下得厉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