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根源(3 / 4)

帝国风云 闪烁 3147 字 2021-06-11

生,其中部分是在遭到秘密逮捕之后被处决,而绝大部分被秘密处决的都是宗教极端份子,即坚决反对世俗化的伊朗人。

问题是,镇压根本不可能消除国内矛盾,反而会激化矛盾。

一九八一年,以sè列出兵攻占黎巴嫩,而巴列维再次高调表示支持以sè列为了改善本国安全形势所发动的侵略战争,再次激化了伊朗的国内矛盾。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正是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的导火索。

正是在这场动荡中,霍梅尼被捕入狱,而巴列维在这个关键人物身上,并没有使用其见长的血腥手段,只是把霍梅尼软禁在了德黑兰郊外的一座庄园里面,并且在八个月之后,也就是一九八二年六月将其释放。

显然,巴列维做出了一个最为错误的决定。

霍梅尼在获得zì yóu之后,不但没有就此沉默,反而以其反抗国王的英勇举动,立即成为了伊朗国内宗教极端势力的jīng神领袖,成为了反抗巴列维统治的核心人物,并且在一九八三年发起了伊斯兰革命。

虽然从理论上讲,只要巴列维推行的世俗化等一系列政策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就算处决了霍梅尼,伊朗依然会爆发伊斯兰革命,但是绝对不会是一九八三年,而巴列维也就有对改革进行调整,以缓解国内矛盾。

从某种意义上讲,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是巴列维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必然结果。

当然,中国在这场革命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sè。

事实上,正在中国在伊朗的一系列行动,才导致了伊斯兰革命。

这其中,中国对伊朗的经济掠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前,中国对伊朗的经济掠夺还不算过分,而且主要由民间资本自行运作,与zhèng fǔ政策没有直接关系。即便中国企业在伊朗确实赚取了暴利,也并非中国企业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伊朗自身的政策。

可是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中国对伊朗的经济掠夺就不再仅仅是民间行为。

这就是,阿拉伯国家在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对以中国为核心的东方同盟集团进行了全面的石油禁运,使得中国更加依赖来自伊朗的石油,也就需要加大从伊朗的石油进口量,自然需要确保控制伊朗的石油资源。

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资料,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的五年里,中国从伊朗进口的石油比此前五年增加了百分之一百八十。同一时期,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则增长了百分之两百多,而且出售价格极为低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