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工程(3 / 4)

帝国风云 闪烁 3136 字 2021-06-11

是一个中国航天技术所无法企及的高度。

当时,中国拥有的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还不到二十吨,而且已经是中国拥有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极限了。

说白了,中国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技术确实不够先进。

当时,中国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是以煤油做为燃料,即煤油液氧燃料发动机,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开始使用液氢液氧燃料发动机。

如果依然以煤油作为火箭的燃料,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达到一百四十吨的运载能力。

为此,中国必须研制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而当时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储备为零,甚至连预研项目都没有。

顾祝同为载人登月工程争取到的五十四亿启动资金中,有二十六亿花在了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项目上。

也就是说,差不多一半的科研经费用于启动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投入的钱不少,可是相对于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那就不算什么了。更要命的是,时间比金钱还要宝贵。

顾祝同已经放出了豪言壮语,必须在五年内把宇航员送上月球。

显然,仅仅是研制大推力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五年时间都不够充足。

事实也确实如此,即中国的第一种推力超过一千吨的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要到二十多年之后,也就是二十世纪末才问世。

在预研阶段,火箭动力工程师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一九七零年三月,在载人登月工程的第一次总工程师会议上,运载火箭系统总工程师钱仲三教授就提出,不管花多少钱,也不可能在短短五年之内研制出能够实现载人登月的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建议采用混合型火箭,并且通过捆绑方式,使第一级火箭达到所需要的基本运载能力。

顾祝同不懂技术,却懂得听取专家的意见。

要知道,钱仲三不但是中国最优秀的火箭专家,即便在全世界,也是最优秀的火箭专家之一。

更重要的是,钱仲三一直从事液体火箭的研制工作,与其他火箭专家不大一样。

受军方导弹项目影响,中国的大部分火箭专家都把jīng力放在了固体火箭上,因此液体火箭专家并不多。

在此之前,钱仲三主导了载人航天工程的运载火箭研制工程。

当时,用来发shè载人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所采用的火箭发动机就是由钱仲三研制的,而且其xìng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建议得到采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