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马拉松(3 / 4)

帝国风云 闪烁 3107 字 2021-06-11

程项目,都有工程计划,也得按照计划进行。

赶超计划,得到的只是苦果。

当时,顾祝同已经掌握了大量有关情报。

根据后来披露的消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载人登月项目,原本计划在一九八零年之前完成,最快也要到一九七五年。显然,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安排,因为载人登月工程的难度比载人航天高出了上百倍。别的不,载人航天就像把宇航员抛出去,然后让宇宙飞船脱离绕地轨道,依靠重力返回地面。也就是,宇宙飞船在返航的时候是不需要动力的,也不需要运载返航的燃料。载人登月就不一样了,除了要把宇航员送上月球,还要让宇航员从月球上返回地球。这就要求,登月舱必须有动力系统,而且能够达到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摆脱月球的引力,成为月球的卫星。此外,轨道舱也需要动力系统,而且必须达到月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成为地球的卫星。虽然月球的引力场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但是两套动力系统所需的燃料就有数十吨。这就意味着,需要把数十吨重的登月飞船发shè到离地球三十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

可想而知,载人登月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以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科技实力,以及工业实力,在完成了载人航天之后,花十年实现载人登月,绝对算不上充足。

后来,就有很多人认为,即便集全国之力,德意志第二帝国也未必能够在一九八零年实现载人登月工程。

中国的加入,迫使德意志第二帝国加快载人登月工程的推进速度。

对此,顾祝同有着极为清楚的认识。

一九六九年底,也就是席存瑞赢得了大选之后,顾祝同以即将成立的航空航天部部长身份宣布,中国将在一九七四年之前实现载人登月计划。

必须承认,顾祝同了大话。

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在顾祝同发出豪言壮语之前,中国的载人登月工程甚至连一个详细周全的计划都没有。

白了,当时中国的航天科学家与工程师还在计算登月飞船的总体质量呢。

问题是,谁会怀疑顾祝同?

要知道,在德意志第二帝国,顾祝同非常有名,几乎所有年纪在二十五岁以上的帝国臣民都知道顾祝同是谁。

更重要的是,顾祝同在穿军装的时候,从来没有过大话。

在中国海军将领中,顾祝同一向以稳重出名,即便在他担任参谋长期间,制订的海军发展规划也十分稳健。

显然,没有任何人相信顾祝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