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始作俑者(4 / 4)

帝国风云 闪烁 3383 字 2021-06-11

国的第四位皇帝、即威廉三世又较为开明,所以帝国在各个场合,特别是主要的国际机构中,一直标榜mín zhǔ,宣扬自己是一个标准的mín zhǔ制国家。但是本质上,德意志第二帝国与mín zhǔ制国家存在明显区别,主要是其国家权力,掌握在极少数的贵族与大资本家手里,而且帝**队依然有着极强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说,帝国在战后选出的首相都有军方与大财团的背景。

最为重要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采取的是分级选举制。

也就是说,帝国公民没有直接选举首相、或者是帝国议会议员的权利,只能选出所在行政辖区内的代表,然后由代表选出议员,最后在议员中推举首相。如此一来,帝国公民的政治话语权就少得可怜了。

当然,德意志第二帝国要标榜mín zhǔ,就得做出些榜样。

也正是如此,在中国提出对危地马拉的内战进行军事干预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直接反对。

问题是,现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有了更加充足的理由。

说白了,中国犯错在先,也怪不得德意志第二帝国。

如果没有那篇该死的报道,周润康几乎就要说服土耳其了。即便土耳其不为所动,他也有把握让希腊倒戈。

可惜的是,那篇报道改变了一切。

只要德意志第二帝国投了否决票,那么其他国家的立场就无关紧要了。

要知道,在安理会,三个常任理事国都有一票否决权,而且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高于轮值国。

虽然这并不表示没有别的办法,比如可以把安理会的提案移交给联大,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大是没有否决权的,而联大的决策权高于安理会,因此也就可以通过联大来改变决议。但是这么做的代价过于高昂,而且需要很多时间,也许要花上好几年,而中国不可能等上好几年。

显然,周润康的首要职责是阻止德意志第二帝国使用否决权。

哪怕是弃权,也比动用否决权好得多。(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