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铀二三八会在吸收一个中子之后转变为一种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原素而这种原素是更理想的核裂变原料。
也正是这在这个时候各国科学家走了不同的研究方向。
因为对铀原素的研究更加深入所以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科学家把重点放在铀原素想尽办法来提纯铀原素。中国科学家则把重点放在了钚原素即铀二三八在吸收了一个中子之后的转变产物。美国科学家得到的资助最为雄厚而且有足够多的人力资源所以同时在两个方向展开研究。
可以说以当时的情况美国有望最先制造出核武器。
问题是美国科学家的研究工作进行得最不顺利。特别是在一九四七年之后随着中**队攻入新墨西哥州美国被迫把阿拉莫斯实验室转移到东北地区导致科研工作停顿了将近一年。如果没有耽搁这一年的话美国很有可能在一九四八年初就制造出第一枚具有实用xìng的原子弹。当然导致美国在核武器领域研制迟缓的主要原因还是美军在大战期间的连续惨败。这就是为了不至于迅速输掉战争美军必须集中力量与资源来解决现实中的迫切问题因此不可能在科研投入太多的资金。事实从一九四四年开始美军在核武器领域的投资就开始减少。
根据中**队在占领了新墨西哥州之后获取的资料到一九四七年的时候阿拉莫斯实验室获得的研究投资已经降到了一九四三年的百分之二十比实际最低需要还少了大约百分之六十。
显然如果有足够多的投资美国的原子弹恐怕早问世了。
问题是中国在这方面的投资也算不充足。
更要命的是制造钚弹的难度要比制造铀弹高得多别的不说钚是增殖核反应堆的产物因此需要建造必须由重水进行冷却的核反应堆也就必须生产重水而这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还需要足够多的时间。要知道在大战期间重水的单位生产价格相当于同质量的黄金了。
可以说当时最有望制造出原子弹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
在一九四六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工程师差一点就制造出了世界第一枚原子弹。可惜的是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一个小部件出现的纰漏使得试爆彻底失败并且因此导致帝**方对科学家失去了信心。事实这枚枪式原子弹的设计是完全正确的如果能够进行第二次实验成功的概率就非常大。当然帝**方在这个时候停止资助核武器研究工作也有其他原因。主要就是英国已经战败而美国战败只是时间的事情取得最后的胜利并不需要原子弹。更重要的是帝国的经济状况已经十分糟糕了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