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威胁与合作(3 / 4)

帝国风云 闪烁 2940 字 2021-06-11

相比之下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遭受的轰炸就太惨烈了。

关键是这进一步拉开了中德的国力差距。

要知道在大战爆发前德意志第二帝国是全球第二大工业国工业生产实力仅次于美国超过了英国与红俄。当时中国的工业生产规模仅排全球第七在美国、德意志第二帝国、红俄、英国、法国与rì本之后工业生产总值仅相当于美国的百分之二十七、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百分之四十。可是在大战期间中德两国受各种因素影响工业生产能力发生了戏剧xìng的转变。到一九四八年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工业国规模仅次于美国而且与美国的差距非常微小。虽然德意志第二帝国依然是第三大工业国但是工业生产规模比战前降低了将近百分之三十工业生产总量仅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或者是中国的五分之二差距已经拉开。

这一局面将决定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后世界中的地位。

不管德皇是否愿意承认在美国战败之后中国将成为全球头号工业强国而且把美国排除在外的话中国的工程产值将占到全球工业总产量的一半以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即便是第二大工业强国产值也不到中国的一半。

在这种情况下德意志第二帝国根本没有资格跟中国对抗。

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必须尽快进行重建争取在大战结束的时候使工业规模恢复到战前水准。

显然这是比战胜美国还要重要的任务。

可惜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重建就必须借助中国提供的帮助。

如果没有来自中国的援助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重建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也就无法在战争结束前恢复工业生产规模。

当时顾祝同借助的就是这一点。

虽然顾祝同没有明说但是意思表达得相当清楚。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不肯承担军火贸易合同中规定的偿还义务那么中国不但不会继续向德军提供军火也会停止其他的任何援助。

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别无选择。

在顾祝同发出威胁之后德方的态度立即发生了转变。

十月二十六rì雷德尔代表德方知会顾祝同德意志第二帝国将承担必要的军火贸易偿还义务只是希望中方能够理解帝国的艰难处境在具体条款做出适当的让步并且继续为帝国提供援助。

显然这是一个巨大的让步也是顾祝同希望获得的结果。

说白了顾祝同并不指望德意志第二帝国能够偿还所有军火贸易欠款冯承乾也早就表示了同样的观点。

要知道当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