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利不会让第一装甲师抛弃重型装备,只让官兵撤退。
结果就是,第一装甲师没有能够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晚上撤走。
十一月三日,第二陆战师发起总攻。除了留下一个坦克营与两个摩步营充当预备队,以及让步兵营负责从美军侧翼迂回之外,第二陆战师把五个坦克营与四个摩步营全部摆在了正面战场上。
当然,第二陆战师的六个炮兵营全部在夜间部署到位。
此外,空军与海军航空兵还派来了数百架战斗轰炸机。
虽然美军的战斗机也在清晨到达,但是没能夺取制空权,因为中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的战斗机在投下了炸弹之后,全部转为执行制空任务,在数量上压倒了美军机群,让美军的战斗机根本没有机会夺得制空权。
这场装甲战的规模比不上谢戈德阿维拉与莫龙之间的那场战斗,却更加激烈。
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第一装甲师也投入了全部装甲力量,向第二陆战师的装甲部队发起了反冲击。
显然,美军指挥官非常清楚,装甲部队的价值在于进攻,而不是防御。
更重要的是,美军的装甲力量中,以坦克为主,而主要用于防御作战的突击炮、也就是反坦克战车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让坦克去执行防御任务,简直就是在浪费作战力量。
此外,第一装甲师的历史,也让这支部队更擅长进攻。
要知道,第一装甲师是巴顿将军的嫡系部队,也是由巴顿一手创建的,还跟随巴顿在北非战场上征战过。
可以说,这是巴顿的装甲师,而不是布雷德利的装甲师。
当然,第一装甲师的打法,在给予了第二陆战师更大的损失之外,也使大大加快了这场装甲战的进行速度。
战斗持续到中午就基本上结束了。
不可否认,美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出色的重型坦克。
在很多地点,美军的“潘兴”式重型坦克都能让陆战队的坦克兵头痛。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这个上午的战斗中,曾经有一辆“潘兴”式坦克在一条溪流旁的树林里坚持了四个小时,击毁了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十四辆坦克与装甲车,在耗光了弹药之后,才被三辆中国坦克抵近击毁。
当然,这里面肯定有夸张的成分。
只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即“潘兴”式重型坦克打出的穿甲弹,能打穿两千米外的中国坦克的正面装甲,而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中型坦克必须把距离缩短到一千米、甚至是八百米以内,才能打穿“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