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或者某几座岛屿代替古巴,做为攻打美国本土的前进基地。
看上去,这个建议非常可行。
巴哈马群岛在古巴东北,离美国本土更近,而且有数百座岛屿,其中数十座大型岛屿的面积都足够大。群岛北部的大型岛屿,离美国本土非常近,只是攻打难度大得多,因为得考虑美国本土的航空兵。群岛南部的大型岛屿离美国本土稍微远一些,但是攻打难度也要稍微低一些。
这其中。最理想的选择是大伊纳瓜岛。
这座岛屿就在咕嗒的东面,离关塔那摩不到三百公里,而且面积足够大,地势也非常平整,能够修建数座大型机场,还能平整出足够多的地方用来停放轰炸机,部署几十万陆战队也不是问题。
只是,大伊纳瓜岛只是一座岛屿。一座没有什么基础设施的岛屿。
在这座面积将近一千平方公里的岛屿上,没有一条称得上是公路的道路,也没有港口与机场。甚至没有适合大型舰船停泊的深水港湾。岛屿西南的罗莎湖,原本是一座潟湖。随着地质变迁,出海口早已封闭,成了一座咸水湖,而马修镇、即岛上唯一的城镇,就在罗莎湖的西南。
显然,这几乎是一座荒岛。
在这座岛屿上,只有不到一万常住居民。
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
显然,中国军队不是去搞建设的,不可能在占领了大伊纳瓜岛之后大建工程,而且也没有这个能力。
要知道,不管走哪条航线,大伊纳瓜岛到中国本土的航线都在两万公里以上。
这就意味着,要把物资运送到两万公里之外。
显然,对与运力本来就很紧张的中国海军来说,完全没有理由放在古巴,去攻打这座荒凉的岛屿。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无法解决。
这就是,大伊纳瓜岛上没有适合修建港口的深水海域,其浅滩向外海延伸了数百米,甚至好几公里。
显然,中国军队更不可能在这里修建一座可以供大型货轮提供靠的深水港口。
这样一来,就算海运不成问题,也无法把物资送到岛上去,更不可能把重型工程设备送上去。
用陆战队将领的话来说,就算能够不费一兵一卒的拿下大伊纳瓜岛,他们也情愿派部队去攻打古巴,而不是在这座荒凉的岛屿上搞基础建设。
事实上,这也正是顾祝同的想法。
在巴哈马群岛北面,虽然有不少的大型岛屿,但是大部分岛屿的情况都与大伊纳瓜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