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只有更德意志第二帝国合作才能与中国抗衡的时候已经不可能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让中**队离开了主要就是中国一直没有承认马耳他是意大利的领土反而认为马耳他是一个摆脱了殖民统治在战后理应获得dú lì地位的主权国家。
随着中德冷战的帷幕拉开中国甚至出兵控制了整个马耳他岛。到一九五零年代末中国还首先承认马耳他是dú lì主权国家并且与马耳他签署了同盟条约。数年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试shè了世界第一枚运载火箭并且在一九6sì年发shè了第一枚shè程八千公里能从东欧打到中国首都的洲际弹道导弹对中国的战略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为中国的弹道导弹研制工作进展得很不顺利当时只有shè程在两千公里左右的导弹达到了实用化程度所以中**队只能把这种导弹部署到马耳他才能够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首都构成威胁并且因此引发了马耳他危机。这场发生在一九六六年的危机差一点就成为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当时德意志第二帝国派出舰队封锁了直布罗陀海峡并且下令封锁苏伊士运河而中国海军抢先进占苏伊士运河然后派出了一支规模超过四百艘的庞大舰队把马耳他岛围了个严严实实阻止德军派兵岛。在最危急的时刻中国海军司令部已经给前线的舰队司令官下达了命令即可以在jǐng告之后击沉进入离马耳他岛二十海里海域的德军舰艇且可以首先开火。这场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危机最终以德军撤退中国海军掌握地中海的制海权宣告结束。只是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随时都有可能打响。要知道当时中德部署在欧亚大陆的军队全部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数百万大军随时有可能开打。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最后关头做出让步主要是中国海军具备封锁整个欧洲的能力而且能在数个小时之内摧毁地中海北岸的所有海军基地打垮地中海里的所有对手。
当然马耳他危机也直接导致中德彻底决裂由盟友转变成了对手。
此外马耳他危机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对抗比如中国出兵控制埃及进而控制了整个苏伊士运河以及德意志第二帝国占领直布罗陀要塞堵住了地中海与大西洋的通道借而让中国海军不得不绕过非洲大陆向北大西洋增兵。
有趣的是在中德对抗中夹在中间的意大利是最大的受害者。
要知道闹到最后意大利不但没有成为地中海的霸主甚至迅速沦落成了欧洲地区的二流国家。
显然在把马耳他刚暂借给中国海军的时候意大利当局根本没有考虑得这么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