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战列舰的主炮,战斗恐怕还得持续一个小时以上。
再过半个小时,天sè就要放亮了。
罗成刚已经收到了第32舰队发来的电报,攻击机群将在七点之前出发,预计在七点五十分左右到达。
也就是说,如果在七点五十分之前,战斗还没有结束,那么航空兵就将成为主角。
显然,罗成刚不想让航空兵来捞取战果。
要知道,他已经指挥第33舰队苦战了数个小时,离胜利就差一步了。如果能够赶在航空兵到达之前歼灭第72舰队,他就将成为这场海战的胜利者,而他在海军中的地位与声望也将大大增强。
要想迅速歼灭第72舰队,至少是干掉那四艘战列舰,唯一的办法就是鱼雷攻击。
问题是,在第33舰队中,负责掩护与支援鱼雷攻击的正是第二战列。如果没有第二战列里七艘巡洋舰的支持,罗成刚根本不可能用留下的四艘轻巡洋舰与四艘驱逐舰去干掉美军的四艘战列舰。
也正是如此,罗成刚才决定让第二战列迅速参加主力决战。
可惜的是,他的这道命令并没有立即得到执行。
这就是,在他下达命令的时候,美军的巡洋舰编队已经投入战斗,四艘重巡洋舰已经向第二战列开火,而且交战距离在两万米以内。更重要的是,美军的四艘轻巡洋舰没有立即投入战斗,而是在后方组织鱼雷攻击。
当时,第二战列的巡洋舰已经用雷达探测到了美军的驱逐舰。
也就是说,为了掩护“华盛顿”号撤退,美军不但动用了巡洋舰编队,还准备让驱逐舰对第二战列进行鱼雷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战列显然不能立即执行罗成刚下达的命令。
要知道,如果全速追赶主力战列的话,第二战列的机动能力就将大幅度降低,也就更容易被鱼雷击中。
结果就是,第二战列没有立即追赶主力战列,而是先与美军的巡洋舰编队交战。
显然,这正好弥补了罗成刚犯下的错误,没有使局面变得对中国舰队不利。
要知道,即便不考虑能否击沉“华盛顿”号,如果当时第二战列撤出战斗,去追赶主力战列的话,也不大可能在七点半之前到达。如此一来,罗成刚就不可能在七点半之前组织发起鱼雷攻击。因为执行鱼雷攻击任务的战舰在接到命令、到发起攻击需要一些时间,因此鱼雷攻击就不可能在七点五十分开始。
到了七点五十分之后,随着航空兵到达,鱼雷攻击就没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