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设置上,碰炸引信“偏硬”,即只有在撞上坚硬目标的时候才会启动。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置。
在对付主力舰的时候,时间延迟引信会在碰炸引信之前启动,而在对付中小型战舰的时候则是碰炸引信先启动。
更重要的是,这种引信具有更高的起爆率。
说得准确一点,在对付主力舰的时候,复合引信的可靠xìng比以往的时间延迟引信高了一倍。道理非常简单,就算时间延迟引信出了故障没有能够正常工作,当炮弹再次撞击到战舰的装甲上的时候,碰炸引信也会启动。
显然,两个引信同时出故障的概率比一个引信出故障的概率低得多。
根据中国海军做的测试,复合引信的故障率不到万分之一,即一万次炮击,最多只有一枚是哑弹。
要知道,以往的炮弹,引信的故障率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之间,而实战中出故障的概率还要高一些。主要就是,炮手在为炮弹装填引信的时候,往往会受到jī烈的战斗影响而忙中出错。
对两艘英舰来说,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打到四点四十五的时候,“威尔士亲王”号已经挨了五枚三百八十毫米炮弹,“约克公爵”号也挨了四枚炮弹。
要命的是,这些炮弹全部在正确的时候起爆。
除了之前中的两枚炮弹,“威尔士亲王”号挨的另外三枚炮弹的弹着点分别在A炮塔正面、两座烟囱之间的水上飞机平台顶部、以及右舰桥左侧的副炮群,其中最后一枚炮弹不但打掉了两座副炮炮塔,还击毁了副炮弹药库,导致了大爆炸,使得战舰左侧舰体遭受了严重损伤。
“约克公爵”号的情况更糟糕,不但A炮塔与B炮塔被摧毁,前烟囱根部还挨了一枚炮弹。更致命的是,这枚炮弹没有在舰面上爆炸,而是在穿透了好几层甲板之后,在锅炉舱里面爆炸!也就是说,这枚穿甲弹在引爆之前,至少穿透了厚达二百七十毫米的水平装甲与装甲甲板!
可以说,两艘战舰都遭到了重创。
与之相对的,两艘英舰的还击根本没有让中国战舰付出等同的代价,甚至没有对中国战舰构成多大的威胁。
根据中国海军的作战记录,当时两艘战舰都没有中弹。
准确的说,没有被十四英寸炮弹命中,只挨了一些小口径炮弹。
虽然英国皇家海军的作战记录中,提到在四点三十五分左右,“威尔士亲王”号曾经打中过“河北”号,但是根据“威尔士亲王”号幸存官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