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实力讲,美军的差距十分明显,因此正面与中国海军决战,美军基本没有胜算。
在遭受了惨重失败之后,哈尔西听取了斯普鲁恩斯的建议。
当然,这也与尼米兹有关。
“珊瑚还大海战”之后,尼米兹给哈尔西发了一封电报,明确提到,如果再遭受如此重大的损失,不仅他们两人的位置保不住,而且美国海军也将由此失去取胜的所有希望,要求哈尔西谨慎指挥后面的战斗。关键是,尼米兹在电报中提到,应该给予斯普鲁恩斯足够的指挥权限。
事实,在“珊瑚海大海战”中,如果没有斯普鲁恩斯,美军将败得更惨。
道理很简单,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斯普鲁恩斯并没有完全听从哈尔西的命令。当时,哈尔西要求斯普鲁恩斯在进入珊瑚海之后,全速向南航行,尽快与弗莱彻会合,如果弗莱彻找到了中国舰队,斯普鲁恩斯则要立即发起攻击。实际,在弗莱彻遭到攻击后,斯普鲁恩斯并没有向南航行,而是转向到东南,并且在第二天找到了中国舰队,还抢先发起进攻,取得了击沉中国海军舰队航母一艘的重大战果。虽然最终,斯普鲁恩斯依然败下阵来,但是主要原因不在他身,而是美军舰载机的性能远不如中国舰队,且中国舰队指挥官也在战斗中做出了正确决定。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哪怕李向龙只犯一点错误,比如在遭到美军攻击后没有立即组织反击,那么斯普鲁恩斯都能全身而退,甚至有机会用第二波攻击机群扩大战果。此外,能够保全两艘舰队航母,也主要是斯普鲁恩斯的功劳,即他提前预测到,中国舰队会发起反击,也就提前让舰队转向驶往雷暴区。如果美军舰队转向的时间晚了半个小时,那么在进入雷暴区之前就将遭到攻击。
可以说,以当时的情况,换成任何人来指挥美军舰队作战,都会遭受更大的损失,甚至会全军覆没。
显然,哈尔西也认识到,斯普鲁恩斯是美国海军中最出色的航母战斗群指挥官。
也正是如此,他才把指挥作战的权力下放给了斯普鲁恩斯,并且要求米切尔少将无条件的服从斯普鲁恩斯的指挥。
问题是,斯普鲁恩斯对击败中国舰队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在接受任务的时候,斯普鲁恩斯就明确提到,丢掉珊瑚海制海权的可能性非常大,丢掉所罗门群岛的可能性也非常大,而他能做的,只是延缓队攻占所罗门群岛的时间,为美军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说白了,他只能想方设法的在珊瑚海与中国舰队纠缠,并且在队攻打所罗门群岛的时候制造一些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