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巨大代价(3 / 4)

帝国风云 闪烁 3191 字 2021-06-11

在支持南下计划…的时候,吴铁生就提到,美国的战争潜力不可能一下子爆发出来,因此大陆战争受到的影响并不大,在中德军队的夹击下,红俄肯定会在一九四二年战败,到时候德军将全力以赴的攻打英国,而美国也会全力以赴的支持英国,即德军能在大西洋上牵制住美军主力,消耗美国的国力,使美军难以在太平洋投入重兵,也就不可能守住澳大利亚与夏威夷。

当然,吴铁生要说的,就是〖中〗**队还有足够多的时间。

按照他的观点,只要大陆战争在一九四二年结束,陆军就能在澳大利亚投入三百万以上的兵力,而在此期间,肯定能造出足够多的船只,海军则能在此期间完成夺取制海权的重要使命。

可以说,吴铁生乐观得有点过头了。

在他看来,到时候只要〖中〗**队登上澳洲大陆,美军就会缴械投降。

刘亚光的观点与吴铁生类似,而且在他看来,随着大批重型轰炸机交付给德军,英国也将在一九四三年投降。

当然,前提是中德联军在一九四二年击败红俄。

此外,如果英国在一九四三年投降,那么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就能在大西洋上牵制住美国海车,减轻〖中〗国海军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国不肯放育英国,就会在英国投入足够多的兵力,甚至会颠覆英国政权。这样一来,美国更得huā大力气保住大西洋的制海权,让德军无法登陆英国本土,也就无法直接挑战美国。

至于刘伯恩,即便他的观点保守一些,也仍然相信胜利将很快到来。

当时,刘伯恩认为,红俄在一九四三年投降的可能xìng比较大,毕竟一九四一年的夏季已经过去了,而红俄的秋季非常短暂,冬季即将到来。显然,德军不大可能在冬季到来之前进军莫斯科。这样一来,就得把攻打莫斯科的时间推迟到一九四二年,而红俄则获得了好几个月的宝贵时间。考虑到红俄不见得会在莫斯科沦陷后投降,所以中德联军仍然得在一九四三年为会师努力。

也就是说,红俄要到最后一刻,才会投降,而这很有可能是一九四三年。

问题是,在刘伯恩看来,就算红俄不在一九四二年投降,到一九四二年底,红俄也没有什么战斗力了。也就是说,到时候〖中〗国陆军可以适当的从大陆战场上抽调兵力去攻打澳大利亚。

由此可见,当时除了冯承乾,其他人都认为能在一九四二年底、甚至是一九四二年下半年攻打澳大利亚。如此一来,就得在此之前为攻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