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大战期间鼎鼎大名的“埃塞克斯”级航母。
可惜的是,“埃塞克斯”级的设计工作到一九四一年底才完成,首舰的建造工作在一九四二年初开始,到一九四四年初才完成。也就是说,在一九四四年之前,美国海军只有六艘舰队航母可用。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要知道,中国海军已经有六艘舰队航母了,而且有配套的十二艘大型巡洋舰与防空巡洋舰,还有六艘快速战列舰。到一九四二年,中国海军还能获得三艘舰队航母,以及与之配套的战舰。到一九四三年,中国海军的舰队航母数量将增加到十二艘,是美国海军舰队航母数量的两倍。即便“埃塞克斯”级从一九四四年初开始服役,而且以每年六艘的速度加入美国海军的战斗序列,也要等到一九四五年底,美国海军才有望在舰队航母的数量上超过中国海军。
当然,前提是美国海军没有在战斗中损失一艘舰队航母。
显然,这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对未来,尼米兹有着极为清楚的认识,也非常深刻的认识到,美国海军唯一的机会就是在一九四四年之前,尽可能的保住现有的航母,并且尽最大努力在海战中击沉中国海军的航母。
问题是,有这种可能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中国海军最先认识到航母的重要xìng,而且最先集中力量发展航母,还最先在海战中让航母充当主力,甚至是依靠航母击败了日本海军。可以说,在海军航空战术方面,中国海军远远领先于美国海军。
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军有太多的实战经验,而美国海军还是一张白纸。
在正常情况下,美国海军没有任何可能击败中国海军,至少不可能在势均力敌的海战中取得胜利。
为此,美国海军就得另辟蹊径,解决航母不足所造成的问题。
当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的建造航母,哪怕是那些只能搭载二三十架飞机的小型航母。
事实上,这还不是美国海军最严重的问题。
相对而言,僵化的制度造成的影响更大。
要知道,此时美国海军的编制与指挥体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相比,基本上没有本质上的变化,即依然分成太平洋舰队与大西洋舰队,而且所有战舰都置于两大舰队的之下,严重缺乏灵活xìng。
尼米兹首先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舰队出港的当天晚上,尼米兹就给海军部长发了一封电报,提到以战区来设置舰队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