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决定性胜利(3 / 4)

帝国风云 闪烁 3139 字 2021-06-11

可以说,在此之前,他根本没有想到李向龙与鲁志刚能够全歼联合舰队,更没有想到打主力的是鲁志刚。

在李向龙决定前去拦截联合舰队的时候,冯承乾还有点担心,毕竟中国海军依然不够强大,只有一支舰队可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就算击败了联合舰队也是得不偿失。考虑到美国参战在即,就更加不能有任何损失了。只是,冯承乾没有阻止李向龙与鲁志刚,毕竟他已经交出了舰队指挥官,而且早就表示绝对信任两人的指挥才能。冯承乾更加清楚,如果他对舰队作战横加干预,那么李向龙与鲁志刚永远都成不了独当一面的战将,而他一个人不可能让中国海军成为百战之师。

再说了,冯承乾也上了年纪,不再适合指挥舰队作战。

对中国海军来说,除了缺乏战舰,更缺乏像李向龙这样的优秀指挥官。

所幸的是,李向龙与鲁志刚已经用行动证明,他们不但是优秀的舰队指挥官,而且有独当一面的才能。

“南本州岛海战”,彻底葬送了日本海军,也彻底消除了日本的最后一线希望。

三月十七日,“雾岛”号在数艘驳船的推动下进入了那霸港。一天前,“山东”号与“北京”号回到上海。虽然从外观上看,“山东”号的损伤要轻得多,但是鱼雷造成的损坏比炮弹严重得多。此后,“山东”号在江南造船厂的船坞内躺了足足八个月,并且在维修期间进行了第三次现代化改造。“北京”号的损伤情况看上去严重得多,但是没有伤筋动骨,维修工作只进行了两个月。

当时,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雾岛”号的处理方法。

虽然有人建议,把“雾岛”号修复之后编入中国海军的战斗序列,毕竟中国海军本来就没有几艘主力舰,此外在日清战争之后,日本海军也把多艘俘获的北洋舰队的战舰进行改造后加以利用。但是在权衡之后,冯承乾没有打算让“雾岛”号在中国海军中服役,甚至没有打算在战时修复这艘战舰。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修复“雾岛”号的工程量极大,几乎相当于重建一艘战列舰了。二是“雾岛”号由英国建造,并且在日本进行了两次改造,而中国造船厂根本不了解这艘战舰的结构,需要在维修前进行全舰测绘,不但要耗费大量人力,还需要足够多的时间。三是“雾岛”号的主要零部件都来自英国与日本,比如主炮采用的就是英制口径,而中国海军采用的是公制口径,不但无法生产十四英寸舰炮、连十四英寸炮弹都无法生产。

显然,把“雾岛”号修复后加以利用,基本上是得不偿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