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积极。
此外,栗田健非常清楚,要想抢先发起攻击,关键就是得找到中国舰队。
把十艘重巡洋舰编入航空战队,就是为了增强航空战队的侦察能力。
要知道,这十艘重巡洋舰上,总共有三十二架水上飞机。按照栗田健的安排,这些侦察机足以在舰载机的攻击范围之内完成侦察行动,即彻底搜索西太平洋舰队可能到来的扇形海域。
问题是,水上飞机的速度太慢了。
为了尽可能的扩大搜索范围,所有水上飞机都只能以巡航速度、也就是每小时二百四十公里飞行。如此一来,侦察机需要差不多两个半小时,才能到达栗田健指定的六百公里的最大侦察半径处。
相反,如果执行侦察任务的是舰载机,最多只需要一个半小时。
栗田健非常清楚这一点,也知道如果中国舰队在联合舰队的攻击区域内,那么中国舰队也会派遣侦察机搜寻联合舰队。因为中国海军的侦察机都是舰载机,所以双方同时出动侦察机的话,中国舰队首先发现联合舰队的概率高得多。如果双方的距离是两百公里,那么一个小时的差距就足够决定胜败了。
说得简单一点,如果双方都发现了对方,中国舰队可以提前一小时派出攻击机群,而在中国舰队的机群到达的时候,航空战队的攻击机群还没有开始升空呢,或者还没有离开舰队上空。
在这种情况下,联合舰队毫无胜算。要知道,联合舰队的舰载机,最多只能发起一次大规模攻击,第二波攻击机群的规模肯定小得多,最多只是进行补充轰炸,而中国舰队完全有能力组织两次规模在一百架以上的攻击行动,即便第一次攻击没有得手,第二次攻击依然能够葬送航空战队。
正是如此,栗田健才让侦察机提前一个半小时起飞。
在他看来,中国舰队离联合舰队不会低于四百公里,如果低于四百公里,那么中国舰队就没有办法在七日清晨轰炸硫黄岛。如此一来,侦察机就不用搜寻四百公里内的海面,只需要搜寻四百公里外的海域。
也就是说,侦察机在起飞后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内是不可能发现中国舰队的。
如此一来,让侦察机提前一个半小时出发,那么在天亮的时候,就正好到达了中国舰队有可能存在的海域上空。
可以说,栗田健算计得非常准确,也非常精明。
在栗田健看来,只要中国舰队在航空战队的攻击范围之内、也就是在水上飞机的侦察范围之内,他肯定能够抢到先机,首先发起攻击。正是如此,在